[发明专利]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1583.8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2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圣慧;宋正宇;王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梁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故障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故障处理系统包括故障处理服务器和与所述故障服务器连接的自检装置,所述自检装置设置有BMS模块,该故障处理方法包括:所述故障处理服务器按预设策略发送自检开启指令至所述自检装置;所述自检装置响应所述自检开启指令,在确定待检测的充电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控制所述BMS模块与所述充电设备连接,对所述充电设备针对所述BMS模块的充电故障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充电设备存在所述充电故障,记录故障信息,上传所述故障信息至所述故障处理服务器;所述故障处理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故障信息后,执行与所述故障信息对应的控制指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许多交通工具,例如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人们代步的工具,电动汽车以车载电源为动力,采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从而代替燃料驱动,以满足环保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需要行驶至充电设备所在位置处进行充电,如果充电设备发生故障,电动汽车需重新行驶至新的充电设备所在位置进行充电,直至找到可以对其充电的充电设备。针对经长途车程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剩余电量不足以支撑多次寻找充电设备情况下,如何确保提供给电动汽车用户有效的、能够确保完成充电的充电设备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能为充电车辆提供可靠的充电服务,会定期对充电设备进行故障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故障后进行及时检修,确保为充电车辆提供无故障的充电设备,然而,现有技术中故障检测方式仅能检测出待机故障,针对充电故障,并不能及时检测并上报,服务器不能及时对充电设备进行故障处理,导致故障处理不及时,浪费充电用户的剩余电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于提供一种及时有效处理充电设备充电时的充电故障的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应用于故障处理系统,所述故障处理系统包括故障处理服务器和与所述故障服务器连接的自检装置,所述自检装置设置有BMS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故障处理服务器按预设策略发送自检开启指令至所述自检装置;
所述自检装置响应所述自检开启指令,在确定待检测的充电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控制所述BMS模块与所述充电设备连接,对所述充电设备针对所述BMS模块的充电故障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如果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充电设备存在所述充电故障,记录故障信息,上传所述故障信息至所述故障处理服务器;
所述故障处理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故障信息后,执行与所述故障信息对应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充电设备针对所述BMS模块的充电故障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包括:
对所述充电设备进行低压供电故障检测,获得第一检测结果,包括:发送辅助继电器吸合指令至所述充电设备,以使得所述充电设备响应所述辅助继电器吸合指令后,低压辅助电源与所述BMS模块形成连通的回路,检测所述低压辅助电源的输出电压,判断所述输出电源是否为预设电压,如果否,则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充电设备存在所述低压供电故障,所述低压供电故障为所述充电设备不能为所述BMS模块提供唤醒电压。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充电设备针对所述BMS模块的充电故障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明所述充电设备不存在所述低压供电故障,对所述充电设备进行BMS通信故障检测,获得第二检测结果,包括:向所述充电设备发送BMS通信指令,以使得所述充电设备启动与所述BMS模块的通信流程;判断所述充电设备是否能与所述BMS模块正常通信,如果否,则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明所述充电设备存在所述BMS通信故障。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充电设备针对所述BMS模块的充电故障进行检测,获得检测结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1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