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合金凝胶注模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1773.X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8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单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铌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B22F1/00;B22F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2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合金 凝胶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凝胶注模成型方法,属于注模技术领域,一种高温合金凝胶注模成型方法,通过在球磨时加入分合消泡球,使得在球磨过程中,分合消泡球在球磨时的搅动力作用下,多个离合吸泡球会不断的与中心磁球之间发生相互远离和相互靠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多个摩擦静电球会不断的发生相互摩擦,能够不断补充摩擦静电球表面的静电,使得能够对气泡产生持续性的静电吸附作用,同时也由于相互摩擦,其表面不断吸附的气泡会不断破裂,使得气泡内的气体流动性变强,加速气泡内的气体向吸泡磁球内移动,进而有效降低气泡的含量,使得最终合金注模成型后内部气泡量显著降低,从而有效提高成品的强度,使得质量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温合金凝胶注模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将传统的陶瓷工艺和有机聚合物化学结合,将高分子单体聚合的方法灵活地引入到陶瓷成型工艺中,通过制备低粘度、高固相含量的陶瓷浆料来实现净尺寸成型高强度、高密度、均匀性好的陶瓷坯体。该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在低粘度高固相含量的浆料中加入有机单体,在催化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使浆料中的有机单体交联聚合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使浆料原位固化成型然后再进行脱模、干燥、去除有机物、烧结,即可得到所需的陶瓷零件。
凝胶注模工艺过程是一个原位成型过程,主要利用有机单体或少量添加剂的化学反应原位凝固成型,获得具有良好微观均匀性和一定强度的坯体,而后烧结制得成品。该工艺主要是通过制备低黏度、高固相体积分数的浆料,再将浆料中的有机单体聚合使浆料原位凝固,从而获得高密度、高强度、均匀性好的坯体。
凝胶注模成型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坯体密度:高的坯体密度可保证坯体质量,减少烧结收缩率,控制制品的密度,降低挠结温度,从而降低烧结成本,利于规模化生产;坯体密度的均匀性:均匀性好的坯体有利于烧结过程中坯体均匀收缩,不产生变形和开裂;桥体粒度,选择较细的、粒径分部狭窄的粉体:一方面较细的颗粒在紫料中可避免沉降,另一方面较细颗粒组成的坯体烧结温度较低;单体成本:一般相对较高,对制备形状简单且附加值低的产品不具备优势。
将凝胶注模成形与自蔓延高温合成相结合制备钛合金多孔体,实际就是以凝胶注模成形方法使钛合金金属粉以一定的形状成形,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形状,由凝胶注模成形坯件排胶后发生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最终制成多孔钛合金材料。
虽然在进行凝胶注模成型的过程中会添加消泡剂,从而降低成品内部因气泡而造成的强度不高以及易开裂的问题,但是在球磨过程中,由于不断的翻动球磨,导致得到的凝胶注模浆料内部或多或少仍然会存在产生一些气泡,使得最终的成品的质量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合金凝胶注模成型方法,它通过在球磨时加入分合消泡球,使得在球磨过程中,分合消泡球在球磨时的搅动力作用下,多个离合吸泡球会不断的与中心磁球之间发生相互远离和相互靠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多个摩擦静电球会不断的发生相互摩擦,能够不断补充摩擦静电球表面的静电,使得能够对气泡产生持续性的静电吸附作用,同时也由于相互摩擦,其表面不断吸附的气泡会不断破裂,使得气泡内的气体流动性变强,加速气泡内的气体向吸泡磁球内移动,进而有效降低气泡的含量,使得最终合金注模成型后内部气泡量显著降低,从而有效提高成品的强度,使得质量更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合金凝胶注模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分散剂溶剂、陶瓷粉体助烧剂、有机单体交联剂、溶剂、及凝胶因子进行混合得到预混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铌,未经单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17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取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机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复杂结构环管定位修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