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TO靶材坯体干燥脱脂装置及干燥脱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3054.1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9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田奇;张科;李康;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阿石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4 | 分类号: | F26B15/14;F26B15/18;F26B23/08;F26B3/30;F26B25/06;F26B25/18;C04B35/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赵晓琳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to 靶材坯体 干燥 脱脂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TO靶材坯体干燥脱脂装置及干燥脱脂方法,属于靶坯干燥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利用了微波加热器和红外加热设备,使用了微波干燥和红外干燥混合干燥的方法,提高干燥的速率;横向移动导轨使靶坯在干燥过程中可以横向往复匀速运动,从而达到均匀干燥的目的,避免了微波干燥或红外干燥不均匀导致靶坯开裂的情况;且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是干燥脱脂一体炉,在同一个炉子可以同时完成干燥和脱脂两道工艺,简化了工艺,节省了工厂场地设备的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靶坯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TO靶材坯体干燥脱脂装置及干燥脱脂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镀膜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对靶材的需求愈来愈大,同时对靶材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苛刻,ITO靶材作为显示镀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其需求也日渐增大。
目前,ITO靶材的制备工艺有冷压烧结法、热等静压法、热压法和有氧烧结法。传统的冷压烧结工艺,得不到高密度的ITO靶材,无法满足生产要求。热等静压工艺包套难度大,设备投资大且生产效率较低。而用热压法制备ITO靶材时,对热压设备的热应力场、温度场要求高,烧结过程中容易发生热应力开裂。因此,有氧烧结法较其他方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制备工艺,较其他制备方法,流程简单,设备投入小,适合大批量生产,但其也有些许工艺有待改进,注浆成型得到的ITO靶坯含水量在15%左右,干燥后的坯体收缩率在3%左右,传统干燥工艺就是将靶坯放入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自然干燥,这种干燥工艺干燥周期长,往往需要80小时左右干燥,且会出现靶坯干裂的情况。
中国专利CN108640674A公开了一种恒温恒湿快速干燥ITO靶材坯体的方法,该方法将靶材进行分步干燥,来缩短干燥时间,其较传统干燥工艺时间有所缩短,但仍需要两天左右时间进行干燥,其干燥时间仍无法满足工厂大规模生产,且干燥完还需再转移到另外的脱脂炉中进行脱脂处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TO靶材坯体干燥脱脂装置及干燥脱脂方法。本发明提供的ITO靶材坯体干燥脱脂装置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靶坯的成品率,且可进行脱脂,将干燥脱脂工艺一体化,简化了工艺,节约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TO靶材坯体干燥脱脂装置,包括控制台、供氧设备、微波发生器、连接波导管、微波加热器、红外加热设备、横向移动导轨和垫板,
所述连接波导管、微波加热器、红外加热设备、横向移动导轨和垫板位于带有开口的密闭容器中,所述控制台、供氧设备和微波发生器位于所述带有开口的密闭容器外;
所述微波发生器通过连接波导管与微波加热器连接;
所述垫板位于横向移动导轨表面;所述垫板为干燥垫板或脱脂垫板;
所述微波加热器和红外加热设备设置在横向移动导轨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脱脂垫板包括上板、下板和垫球,所述垫球位于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且可转动。
优选的,所述干燥垫板的材质为石膏,所述脱脂垫板的材质为树脂。
优选的,所述垫球的材质为耐高温陶瓷。
优选的,所述垫球的材质为氧化锆陶瓷。
优选的,所述红外加热设备包括红外加热灯组和红外测温仪。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ITO靶材坯体干燥脱脂方法,利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ITO靶材坯体干燥脱脂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将注浆成型的ITO靶材坯体放置到干燥垫板上,装入所述密闭容器中,启动微波发生器和微波加热器,同时启动横向移动导轨,进行微波干燥,得到微波干燥后的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阿石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阿石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3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