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输送金属弯管铸造成型后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3682.X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4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联辉;郝宇;许冠英;李峡辉;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仁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B24B41/06;B24B47/12;B24B41/00;B24B47/20 |
代理公司: | 临沂恒致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62 | 代理人: | 李平 |
地址: | 276624 山东省临沂市临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输送 金属 弯管 铸造 成型 加工 工艺 | ||
1.一种天然气输送金属弯管铸造成型后加工工艺,主要由一种天然气输送金属弯管铸造成型后抛光设备配合完成,所述天然气输送金属弯管铸造成型后抛光设备包括固定底座(1)、安装杆(2)、支撑装置(3)、驱动电机(4)、抛光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杆(2),安装杆(2)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设有支撑装置(3),固定底座(1)的上端前部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抛光装置(5);其中:
所述的固定底座(1)包括固定底板(11)、发动机底座(12)、内撑机构(13),固定底板(11)的上端前部安装有发动机底座(12),固定底板(11)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内撑机构(13);
所述的支撑装置(3)包括连接杆(31)、联动支撑机构(32)、弯管支撑环(33),安装杆(2)的上端均匀设有连接杆(31),连接杆(31)的后端安装有联动支撑机构(32),联动支撑机构(32)的底端安装在固定底板(11)的上端,联动支撑机构(32)的后端设有弯管支撑环(33);
所述的联动支撑机构(32)包括滑动槽(321)、推进块(322)、卡位块(323)、限位弹簧(324)、固定板(325)、限位滑槽(326)、支撑杆(327)、限位槽(328)、滑动杆(329)、复位弹簧(3210)、固定杆(3211),连接杆(31)的后端上侧开设有滑动槽(321),滑动槽(321)的上方设有推进块(322),且推进块(322)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连接杆(31)的后侧上端面,推进块(322)的下端安装有卡位块(323),且卡位块(323)设于滑动槽(321)内,卡位块(323)的前端与限位弹簧(324)连接,限位弹簧(324)安装在滑动槽(321)内,连接杆(31)的后方设有固定板(325),且固定板(325)安装在固定底板(11)上,固定板(325)的后端开设有限位滑槽(326),限位滑槽(326)的上方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设有支撑杆(327),支撑杆(327)的前端设有限位槽(328),支撑杆(327)的后端下方安装有滑动杆(329)和复位弹簧(3210),且滑动杆(329)设于复位弹簧(3210)内,复位弹簧(3210)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杆(3211),滑动杆(329)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固定杆(3211)连接,固定杆(3211)的前端安装在固定板(325)的下端;
所述的抛光装置(5)包括转动杆(51)、加强筋(52)、工作槽(53)、压缩弹簧(54)、伸出杆(55)、挤压推进机构(56)、抛光机构(57),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动杆(51),转动杆(51)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还通过加强筋(52)连接,转动杆(51)的内部开设有工作槽(53),工作槽(53)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54),压缩弹簧(54)的后端安装有伸出杆(55),伸出杆(55)通过工作槽(53)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转动杆(51)内,伸出杆(55)的下端安装有挤压推进机构(56),伸出杆(55)的后端安装有抛光机构(57);
所述的抛光机构(57)包括安装环(571)、转动凹槽、带动电机(573)、驱动齿轮(574)、转动环(575)、从动齿条(576),伸出杆(55)的后端安装有安装环(571),安装环(571)的左端开设有转动凹槽,安装环(571)的上端安装有带动电机(573),带动电机(57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574),转动环(575)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转动凹槽中,转动环(575)沿其周向均匀设有从动齿条(576),且从动齿条(576)与驱动齿轮(574)相互啮合;
该天然气输送金属弯管铸造成型后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弯管放置:通过人工将待处理的金属弯管放置于内撑机构(13)和联动支撑机构(32)上;
S2、驱动旋转: 在步骤S1弯管放置完毕之后,通过驱动电机(4)带动抛光机构(57)在金属弯管外壁上顺时针转动;
S3、弯管抛光:在步骤S2中抛光机构(57)在进行顺时针转动的同时,通过带动电机(573)带动驱动齿轮(574)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环(575)转动,通过转动环(575)内部的打磨抛光材料对金属弯管进行抛光;
S4: 取下放置:待步骤S3弯管抛光完毕之后,通过人工将金属弯管取下放置到成品区,并将另一根待处理的金属弯管放入内撑机构(13)和联动支撑机构(32)上进行连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仁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仁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36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织带的缝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小麦种植的栽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