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务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4090.X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5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骏;何林;沈扣华;周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9/00;E05F15/603;E05F15/70;E06B3/50;E06B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 机器人 | ||
1.一种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仓体(102)以及开关门机构,所述开关门机构包括第一连动单元、第二连动单元及门体(1),所述第一连动单元通过第一轴(8)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仓体(102),所述第二连动单元通过第二轴(9)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仓体(102);所述门体(1)包括第一连接处以及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接处与所述第一连动单元的外延伸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接处与所述第二连动单元的外延伸端枢接,其中,
所述第一轴(8)与所述第二轴(9)相互错位,所述第一轴(8)与所述第二轴(9)相互平行且高低错落地设置,进而,所述第一连动单元与所述第二连动单元的作动空间相互错位,所述第一连接处可绕所述第一轴(8)沿圆周轨迹作动,形成第二弧形运动轨迹b,所述第二连接处可绕所述第二轴(9)沿圆周轨迹作动,形成第一弧形运动轨迹a,a的转动半径大于b的转动半径;
所述第一连动单元与所述第二连动单元中的任一单元/或两者可自驱动所述门体(1)沿侧向启闭于所述机器人仓体(102);
所述门体(1)两两对开以形成对开门机构,所述机器人仓体(102)有多个,且每一对所述对开门机构对应启闭于一个所述机器人仓体(102);
所述第二连动单元包括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的一端与所述机器人仓体(102)通过第二轴(9)枢接,所述支撑件(2)的另一端与所述门体(1)枢接;
所述支撑件(2)包括经弯折连接的第一支撑段(21)和第二支撑段(22),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段(21)与所述机器人仓体(102)枢接,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段(22)与所述门体(1)枢接,所述第二支撑段(22)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段(21)的弯折方向与所述门体(1)打开的方向一致;
所述机器人仓体(102)具有流线型曲面的外壳,所述门体(1)呈流线型曲面结构,所述门体(1)的启闭与所述外壳相互适配且流线契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连动单元均相对所述机器人仓体(102)向外延伸,所述第一连动单元与所述门体(1)点面连接;所述第二连动单元沿所述机器人仓体(102)的高度方向延展以形成连接延展面,所述第二连动单元与所述门体(1)面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动单元包括驱动杆(3),所述驱动杆(3)的一端与所述机器人仓体(102)通过所述第一轴(8)枢接,所述驱动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门体(1)枢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8)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10),所述第一轴(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杆(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0)驱动所述驱动杆(3)绕所述第一轴(8)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内壁设有门铰接座(11)作为第二连接处,所述门铰接座(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块(4),所述支撑件(2)沿所述机器人仓体(102)的高度方向延展以形成连接延展面,所述连接延展面的外侧端活动穿设有门铰接轴(5),所述门铰接轴(5)的两端分别与上下端的所述固定块(4)枢接,进而,所述门体(1)可相对所述连接延展面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仓体(102)上设有固定框(101),所述固定框(101)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块(63),所述支撑件(2)的内侧端通过所述第二轴(9)与多个所述连接块(63)枢接,进而,所述门体(1)可相对所述固定框(101)沿圆周轨迹作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61)和与第二安装座(62),所述第一安装座(61)安装于所述固定框(101)上,所述第二安装座(62)通过连接螺栓(64)与所述第一安装座(6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螺栓(64)显露于所述第二安装座(62)朝外的一侧,所述连接块(6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6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40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