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再生纤维湿浆的造纸工艺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5332.7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飞;张益安;宋林林;黄志锋;刘祥星;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玖龙纸业(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1/14 | 分类号: | D21H11/14;D21H15/02;D21H15/06;D21F11/00;D21D1/3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14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再生 纤维 造纸 工艺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再生纤维湿浆的造纸工艺及其应用,工艺包括:将二次利用的外废依次经碎浆系统、高浓除渣器和粗筛处理得到湿浆,将湿浆经浓缩和螺旋压榨进行脱水处理,在螺旋压榨的进浆和出浆处添加杀菌剂,打包得到再生纤维湿浆;以5‑50%再生纤维湿浆和50‑95%废纸为原料经混合得到混合纸浆,混合纸浆的浓度为4.5‑5.5%,长纤维叩解度为25‑45°SR、中纤维叩解度为25‑45°SR及短纤维叩解度为30‑45°SR,湿重为3‑11g,灰分小于16%;将混合纸浆依次经流送部、网部、压榨部、干燥部、施胶和卷取,即得原纸。该造纸工艺能确保原纸质量,还能降低造纸成本,减少排渣,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原料得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再生纤维湿浆的造纸工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造纸工艺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废纸作为原料,其中,废纸主要包括国内废纸(简称国废)和国外废纸(简称外废)。为扩大造纸生产的产量以满足市场对原纸的需求,造纸厂大量引进外废,然而,进口外废会带入大量的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国家大力推广实施环保政策,所以,现阶段外废进口量持续减少,导致国废紧张,废纸价格持续走高,进而造成造纸的生产成本增高。
为降低造纸成本,造纸厂开始对采用国废和外废生产的原纸或原纸产品进行二次利用,以获得再生纤维湿浆,并将部分再生纤维湿浆代替部分废纸作为原料来生产原纸。然而,现有使用再生纤维湿浆的造纸工艺并不稳定,造纸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再生纤维湿浆的造纸工艺,该造纸工艺在确保原纸质量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造纸的原料成本,减少排渣,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原料得率。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所述的一种使用再生纤维湿浆的造纸工艺用于生产瓦楞纸。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所述的一种使用再生纤维湿浆的造纸工艺用于生产牛卡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再生纤维湿浆的造纸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二次利用的外废依次经碎浆系统、高浓除渣器和粗筛处理得到湿浆,再将湿浆依次经浓缩和螺旋压榨进行脱水处理,并在螺旋压榨的进浆和出浆处添加杀菌剂,再打包得到再生纤维湿浆;所述再生纤维湿浆的水份小于60%,打浆度为20-350SR,湿重为7-12g,灰分小于15%;
步骤S2:以5-50%重量比的所述再生纤维湿浆和50-95%重量比的废纸为原料经纸机配浆系统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纸浆;所述混合纸浆的成浆指标为:混合纸浆的浓度为4.5-5.5%,混合纸浆中的长纤维叩解度为25-45°SR、中纤维叩解度为25-45°SR以及短纤维叩解度为30-45°SR,湿重为3-11g,灰分小于16%;
步骤S3:将所述纸机配浆系统中的混合纸浆依次经流送部、网部、压榨部、干燥部、施胶和卷取处理后,即得原纸。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在制备再生纤维湿浆的过程中,还包括对再生纤维湿浆进行定期取样检测的步骤;所述定期取样检测包括对再生纤维湿浆的水份、浓度、灰分、打浆度、湿重、COD、颜色、胶粘物和杂物的定期取样检测。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1:将5-50%重量比的所述再生纤维湿浆与50-95%重量比的废纸混合得到混合废纸浆,再将所述混合废纸浆进行预处理得到混合预处理浆;
步骤S212:将所述混合预处理浆经分级筛分成长纤维、中纤维和短纤维,分别对所述长纤维、中纤维和短纤维进行深度处理,再将深度处理后的长纤维、中纤维和短纤维在所述纸机配浆系统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纸浆。
优选地,所述步骤2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玖龙纸业(东莞)有限公司,未经玖龙纸业(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53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与非金属结合的仿生贝壳材料结构
- 下一篇:骨科定位导针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