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屏蔽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5826.5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5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日;刘惠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H01L23/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李晓霞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屏蔽 模组 及其 制作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屏蔽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电屏蔽模组包括第一基底和复合导电膜,复合导电膜位于第一基底的一侧,其中,复合导电膜包括石墨烯薄膜和多个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粒子,多个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粒子分散在石墨烯薄膜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电屏蔽模组在应用于显示装置中时能够改善显示时的彩虹纹现象、降低触控检测时的电磁干扰、并且降低显示装置对环境光的反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屏蔽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目前各大厂商对悬浮触控技术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悬浮触控是一种在不接触到触控显示装置时即可实现触摸操作的新型触控方式。而目前具有悬浮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存在显示屏反射率偏高、彩虹纹目视可见、电磁干扰较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屏蔽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悬浮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存在显示屏反射率偏高、彩虹纹目视可见、电磁干扰较大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屏蔽模组,导电屏蔽模组包括第一基底和复合导电膜,复合导电膜位于第一基底的一侧,其中,复合导电膜包括石墨烯薄膜和多个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粒子,多个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粒子分散在石墨烯薄膜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导电屏蔽模组;以及显示模组和触控功能模组,所述导电屏蔽模组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触控功能模组之间。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导电屏蔽模组的制作方法,导电屏蔽模组包括第一基底和复合导电膜,其中,复合导电膜包括石墨烯薄膜和多个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粒子,多个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粒子分散在石墨烯薄膜中,制作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底之上制作复合导电膜,具体包括:
制作包括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粒子的溶胶;
将溶胶制作在第一基底之上,并进行烘干处理,形成镀有多个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粒子的第一基底;
在第一基底的镀有多个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粒子的一侧生长石墨烯薄膜,多个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粒子分散在石墨烯薄膜中形成复合导电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电屏蔽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导电屏蔽模组包括第一基底和复合导电膜,其中,复合导电膜包括石墨烯薄膜和分散在石墨烯薄膜中的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粒子,应用在具有悬浮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中,导电屏蔽模组能够对来自显示模组的噪声进行屏蔽。相邻的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粒子之间的空隙可以促进电磁波的散射和多次反射,电磁波在复合导电膜内部传播过程中,会与复合导电膜内的结构发生相互作用而被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复合导电膜相当于具有吸收电磁波的特性,从而能够改善复合导电膜上施加的高压信号对触控检测产生电磁干扰的问题。同时,光线射入导电屏蔽模组后会发生多次反射、折射以及散射,则光线改变光路再次由导电屏蔽模组射出后射向触控功能模组、最终射出显示装置而被人眼接收的概率降低,从而能够降低导电屏蔽模组对环境光的反射率。另外,由于石墨烯、SiC、SiO2等材料均不具有双折射特性,故,由显示模组射入导电屏蔽模组的光线,不会在导电屏蔽模组内产生双折射现象,进而避免了在显示装置使用过程中产生彩虹纹现象,提升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5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