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性紫苏籽蛋白的稳定型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6127.2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宁;李国花;姚晓琳;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J3/34 | 分类号: | A23J3/34;A23J3/14;A23J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性 紫苏 蛋白 稳定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性紫苏籽蛋白的稳定型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蛋白改性技术领域。首先将紫苏籽粕水分调节后进行挤压预处理,然后粉碎、过筛,加水混合制成紫苏籽粕混合液,调节pH和温度,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后冷却至室温,调节pH值至中性,再进行超滤处理,获得截留分子量为30~100kDa段的紫苏籽蛋白,经浓缩、干燥后得到具有乳化活性的紫苏籽蛋白;将紫苏籽蛋白、蔗糖酯、亚麻籽胶和聚甘油酯混合均匀后加入亚麻籽油和防腐剂,最后经高速剪切乳化和高压均质后得到稳定性微乳液。生产工艺简单,所需酶用量少,生产成本低,制得的微乳液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蛋白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改性紫苏籽蛋白的稳定型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乳液是一种高分散性的的热力学非均相不稳定体系,其稳定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使乳化产品在较长时间不分层、不沉淀,形成高稳定性的乳状液,工业生产及生活中一般会添加大分子或小分子乳化剂,若蛋白质、多糖、吐温等。稳定性是指蛋白质类产品能将油水结合在一起形成乳状液的能力。一般常用的评价指标有三个,即乳化活性指数(EAI)、乳化容量(EC)和乳化稳定性。在食品乳化体系中,蛋白质能够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从而阻止体系中油滴的聚集。
现有的蛋白改性方法存在改性程度低、酶用量大、所得乳液稳定性不佳等问题,不适用于工业上连续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改性紫苏籽蛋白的稳定型微乳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改性紫苏籽蛋白的稳定型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紫苏籽粕进行水分调节,调节水分后进行挤压预处理;
2)将经挤压预处理后的紫苏籽粕粉碎、过筛,加水混合制成紫苏籽粕混合液,调节pH和温度,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后冷却至室温,调节pH值至中性;
3)将酶解液进行超滤处理,获得截留分子量为30~100kDa段的紫苏籽蛋白,经浓缩、干燥后得到具有乳化活性的紫苏籽蛋白;
4)将紫苏籽蛋白、蔗糖酯、亚麻籽胶和聚甘油酯混合均匀,加入亚麻籽油搅拌均匀,得混合物A;将防腐剂溶于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得溶液B;将混合物A与溶液B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物C;
5)将混合物C经高速剪切乳化和高压均质后得到稳定性微乳液。
优选地,步骤1)中,紫苏籽粕的水分调节至5%~30%;挤压预处理是采用挤压机进行的,挤压时的套筒温度为80~200℃,螺杆转速为500~1000r/min。
优选地,步骤2)中,过筛是将粉碎后的紫苏籽粕过20~200目筛;紫苏籽粕混合液中紫苏籽粕的质量浓度为5%~30%。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蛋白酶为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步骤2)中,酶解在以下工艺参数下进行:加酶量2~15mg/mL,酶解时间30~180min,酶解pH 2~10,酶解温度30~60℃。
优选地,步骤3)中,干燥采用喷雾干燥,进风口温度为150~220℃。
优选地,步骤4)中,紫苏籽蛋白、蔗糖酯、亚麻籽胶、亚麻籽油、聚甘油酯、去离子水和防腐剂的质量比为(3~6):(4~8):(0.05~0.15):(5~15):(3~6):(120:200):(0.1~0.4)。
优选地,步骤4)中,三次搅拌的转速为500~2000rpm,时间为10~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6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