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花黄牡丹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6386.5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8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兰小中;禄亚洲;权红;尹秀;张二豪;蔡皓;李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农牧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A01G7/06;A01C1/00;A01N43/12;A01N45/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西藏自治区巴宜区育才西***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黄 牡丹 栽培 方法 | ||
1.大花黄牡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栽培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现:
一、幼苗培育
a、配置浓度为100mg/L的植物激素GA3溶液,选用饱满的大花黄牡丹种子清水浸泡处理,再用GA3溶液浸泡大花黄牡丹种子,冲洗后得到植物激素处理后的种子;
b、将植物激素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到起好垄的大田中,播种前大田施足底肥,每亩施厩肥5000Kg~6000Kg,土地深耕细耙后,作成宽1.1~1.3m、高13~18cm、长8~12m的垄,采用条播或撒播植物激素处理后的种子,控制播种深度为5cm~15cm;
c、苗期管理:翌年早春,扒去保墒防寒土或草,幼苗出土前浇一次水,出苗后于春季及夏季各追肥一次,苗期管理至长出幼苗;
二、幼苗移栽
移栽地施足底肥,每亩施厩肥5000Kg~6000Kg,土地深耕细耙后,作成宽1.1~1.3m、高13~18cm、长8~12m的垄,按行距60~80cm,株距25~35cm定植幼苗;
三、田间管理
松土除草:生长期中每年3-4次松土除草,雨后及时松土,垄上每次除草后中耕培土一次,直至封垄;
追肥:每年春秋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腐熟厩肥2500-3000Kg,将肥施在垄边,结合培土将肥埋入垄内,完成大花黄牡丹的栽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花黄牡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步骤a中大花黄牡丹种子清水浸泡72h,每24h换水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花黄牡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步骤b中用GA3溶液浸泡大花黄牡丹种子4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花黄牡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步骤b中控制播种深度为5cm~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花黄牡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步骤b采用条播植物激素处理后的种子,控制条播行距6-9cm,沟深15cm,将种子每隔15cm一粒均匀播于沟内,然后覆土盖平,每亩播种量25-35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花黄牡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步骤b采用撒播植物激素处理后的种子,撒播时先将垄面表土扒开深度为14~16cm,每亩播种量为50K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花黄牡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步骤c出苗后于春季及夏季各追肥一次,追腐熟的厩肥每亩1000K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花黄牡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秋后封冻前将地上茎用土埋好,上盖10cm防寒土堆防寒越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花黄牡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田间管理过程中防治灰霉病,即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波尔多液,每15d喷一次,连续喷3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花黄牡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田间管理过程中防治锈病,即发病初期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100倍液,7-10d喷施一次,连续2-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农牧学院,未经西藏农牧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63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花黄牡丹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面带熟化工艺及面带熟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