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逆向差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97382.9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3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维德航空仿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F15B1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科果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3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71008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逆向 差速器 | ||
本发明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量逆向差速器,包括设有主腔的壳体,其主腔中设有弹簧;壳体两端设有均开设内腔的第一管咀和第二管咀,管咀的内腔均与壳体的主腔相连通;第一管咀外侧设有中间开孔的管咀盖,内侧设有开设限流孔和流通腔的活塞;活塞头部呈圆台状并伸入第一管咀的内腔中,尾部呈圆柱状与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管咀上。向本发明的差速器正向施压时,流体由第一管咀端向第二管咀端流动;在重力作用或供压方向转变的情况下,流体由第二管咀端向第一管咀端流动;流动过程中,通过限定活塞限流孔直径和第一管咀圆柱腔直径控制液体的流量大小,进而控制载体正向和反向的移动速度,满足载体作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量逆向差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压或气压控制领域中,只存在单向通断控制和双向限流控制的成熟技术,即分别可实现单向流通控制或双向同时限流手段,如需完成正向流通与反向流通成比例限制速度的目标,必须要借助系统设计或增加旁路,利用两种以上技术并联的方式来实现上述目标。这样既增加固定成本也不利于系统集成,同时增加潜在故障率的发生,甚至在某些局限的空间或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
在利用液压泵和作动筒提升平台过程中,需要快速提升后,下降时要求按提升速度的十分之一缓慢下降,这就需要设计主路单向流通旁路限流作用配合完成,这样需要增加管路制作和接头,而且占用空间比较大,不但成本高故障率也较高,不利于维护和系统集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量逆向差速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一个差速器实现流体的双向流通及流量大小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流量逆向差速器,包括设有主腔的壳体,其主腔中设有弹簧;壳体两端设有均开设内腔的第一管咀和第二管咀,管咀的内腔均与壳体的主腔相连通;
第一管咀外侧设有中间开孔的管咀盖,内侧设有开设限流孔和流通腔的活塞;活塞头部呈圆台状并伸入第一管咀的内腔中,尾部呈圆柱状与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管咀上。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头部内开设限流孔,尾部内开设流通腔,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流通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咀内腔的一端为与活塞头部匹配的圆台腔,另一端为与活塞头部顶面直径相同的圆柱腔。
进一步地,在所述限流孔长度一定的条件下,活塞限流孔的直径与第一管咀圆柱腔的直径比为0.1~0.4: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咀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管咀盖可拆卸连接;第二管咀与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咀盖中间开孔的直径和第二管咀盖的内腔直径均与第一管咀圆柱腔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流体正向流动时,沿管咀盖中间开孔流入第一管咀的流体推动活塞压缩弹簧,使活塞的头部侧壁与第一管咀的圆台腔内壁之间产生间隙,流体通过间隙及活塞内开设的限流孔流和流通腔入壳体的主腔,并沿第二管咀的内腔流出。
进一步地,流体反向流动时,沿第二管咀内腔流入的流体推动活塞拉伸弹簧,使活塞的头部侧壁与第一管咀的圆台腔内壁完全密封,流体通过活塞内开设的流通腔和限流孔流入第一管咀内腔,进而经过管咀盖流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给差速器正向供压时,沿管咀盖中间开孔流入第一管咀的流体推动活塞压缩弹簧,使活塞的圆台侧壁与第一管咀的圆台腔内壁之间产生间隙,流体通过间隙及活塞内开设的限流孔和流通腔流入壳体的主腔,并沿第二管咀的内腔流出;反向供压时,沿第二管咀内腔流入的流体推动活塞拉伸弹簧,使活塞的圆台侧壁与第一管咀的圆台腔内壁完全密封,流体通过活塞内开设的流通腔和限流孔流入第一管咀内腔,进而经过管咀盖流出;可以通过本差速器实现流体的正向流动和反向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维德航空仿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维德航空仿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73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