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相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0230.X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2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威;刘光祥;高波;冯动军;刘忠宝;聂海宽;陈刚;边瑞康;杜伟;王濡岳;李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相 页岩 吸附 含量 评价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海相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已知页岩吸附气含量区域的实际地质数据;获取页岩吸附气含量的多个评价参数;基于实际地质数据,分别建立每个评价参数与页岩吸附气含量的数学模型;基于多个数学模型,建立页岩吸附气含量的评价模型;基于页岩吸附气含量的评价模型和目标区域的实际地质数据,计算目标区域的页岩吸附气含量。本发明的海相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方法快速、准确地建立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模型,考虑了影响页岩吸附气含量的多个主控因素,进而准确得预测目标区域的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结果可信度高,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特别是寻找页岩气“甜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相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我国的页岩气资源丰富,据自然资源部评价显示,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21.81×1012m3,其中海相页岩气可采资源量13.00×1012m3,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周缘、中下扬子区为主的南方地区和塔里木盆地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层系包括下震旦统、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等;海陆过渡相页岩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的石炭系—二叠系及南方地区的二叠系,可采资源量5.08×1012m3;陆相页岩气可采资源量3.73×1012m3,主要分布于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等,以青山口组、沙河街组、延长组、须家河组和自流井组为重点层系。由此可见,海相页岩气的可采资源量是比较高的,因此,海相页岩气的勘探是至关重要的。
页岩气是一种典型的连续性大规模非常规天然气聚集,与常规天然气资源相比,页岩气主要以吸附气和游离气的形式同时赋存于泥页岩中。其中,以吸附态存在矿物颗粒表面的天然气是页岩气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准确评价页岩吸附气含量,可以为认识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寻找页岩气有利勘探目标奠定基础。目前的页岩吸附气含量仍是节俭煤层吸附气含量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考虑因素单一,只考虑温压条件对吸附气含量的控制作用,缺乏对页岩矿物组成、页岩孔隙系统及其孔隙微观结构对吸附气含量控制作用的综合考虑;(2)评价方法简单,多是基于等温吸附方程计算,降低了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的可信度。因此,上述存在的问题导致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的可靠性较差。
综上,特别需要一种能综合考虑影响页岩吸附气的主控参数的高可信度的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海相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能综合考虑影响页岩吸附气的主控参数的高可信度的评价方法。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相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至少解决目前海相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方法不能综合考虑影响页岩吸附气的主控参数且可信度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相页岩吸附气含量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已知页岩吸附气含量区域的实际地质数据;获取页岩吸附气含量的多个评价参数;基于所述实际地质数据,分别建立每个评价参数与页岩吸附气含量的数学模型;基于所述多个数学模型,建立页岩吸附气含量的评价模型;基于所述页岩吸附气含量的评价模型和目标区域的实际地质数据,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页岩吸附气含量。
可选的,采用逐步法分析页岩吸附气的富集主控因素,获取页岩吸附气含量的多个评价参数。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实际地质数据,分别建立每个评价参数与页岩吸附气含量的数学模型包括:将每个评价参数对应的实际地质数据与页岩吸附气含量进行拟合,建立每个评价参数与页岩吸附气含量的数学模型。
可选的,所述评价参数包括:有机微孔孔隙度、伊利石孔孔隙度、脆性矿物孔孔隙度、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
可选的,所述评价参数与页岩吸附气含量的数学模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2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