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库变频节流联合调节装车系统及调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0514.9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9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荣;胡章文;张松;蒋智;杨治平;杨华明;谢映红;练锦明;胡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发展碧辟油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4 | 分类号: | B67D7/04;B67D7/78;B67D7/42;B67D7/66;B67D7/08;B67D7/16;B67D7/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麦小婵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库 变频 节流 联合 调节 装车 系统 调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流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库变频节流联合调节装车系统及调控方法,包括泵送系统、主供油管路、分支装车管路,所述泵送系统与所述主供油管路连接,所述主供油管路还分别连接至少两路所述分支装车管路。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库装车人工操作效率低、能量损失大、易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库变频节流联合调节装车系统及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和化工产品在流动的过程中由于液体分子内部摩擦及液体分子与管线或容器壁摩擦而产生静电,静电积聚放电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为了避免因静电积聚导致事故,输送石油、化工产品的管道或容器需要设置导静电设施,同时还需要控制液体产品的流速。《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规定,装车时鹤管内液体流速在鹤管浸没于液体之前不应大于1m/s,浸没于液体之后不应大于4.5m/s)。
装车工艺流程设计中一台泵对应2-3条装车鹤管是比较常见的。对于这种流程,装车操作常涉及流程切换,有时新到的槽车要开装,有时装完的槽车要关闭流程,这些流程切换将导致流量波动。
由于上述原因,在实施装车作业时,通常需要操作员人工调节阀门,以控制装车流速不超过规定值。如未能及时调节则存在流速超限的风险,严重时将引发事故。
上述通过调整阀门开度实现流量调节的方式叫节流调节,其优点是系统简单,能实现流量的连续调节,但其缺点是节流导致能量损失,并且难以实现自动化控制。与之对应的还有一种调节方式为变频调节,通过采用变速电机,变频器利用流量或压力作为控制信号,改变电机输出,从而实现流量调节。
由于每个车位装车时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分别调控装车流量,因此变频器通过流量控制输出实现困难;通过压力控制的变频调节也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因此需要用人工调节阀门控制装车流量,然而人工调节阀门工作量大,效率低,由于调节不及时还可能因超流速导致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库变频节流联合调节装车系统及调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库装车人工操作效率低、能量损失大、易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库变频节流联合调节装车系统,包括泵送系统、主供油管路、分支装车管路,所述泵送系统与所述主供油管路连接,所述主供油管路还分别连接至少两路所述分支装车管路;
所述主供油管路包括进口阀、出口阀、压力变送器,所述进口阀设于所述泵送系统的前端,所述压力变送器设于所述泵送系统的后端,所述压力变送器的后端设置所述出口阀,所述压力变送器与所述泵送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分支装车管路包括质量流量计、三段式调节阀、装油阀、鹤管,所述质量流量计的前端与所述主供油管路连接,所述质量流量计的后端依次连接所述三段式调节阀、所述装油阀、所述鹤管。
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优选方式,所述泵送系统包括变频离心泵、过滤器、离心泵出口压力表、止逆阀,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变频离心泵的入口端,所述变频离心泵的出口端还依次连接有所述离心泵出口压力表和所述止逆阀。
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优选方式,所述主供油管路还包括紧急切断阀,所述紧急切断阀位于所述出口阀与所述分支装车管路之间。
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优选方式,在所述主供油管路的所述进口阀的末端和所述出口阀的前端之间还设有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设有回流阀。
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优选方式,所述分支装车管路还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设于所述三段式调节阀与所述装油阀之间。
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优选方式,所述分支装车管路还包括流量计入口压力表、流量计入口阀,所述流量计入口压力表位于所述质量流量计的前端,所述流量计入口阀位于所述流量计入口压力表的前端,所述流量计入口阀与所述主供油管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发展碧辟油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发展碧辟油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5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二极管加工用夹
- 下一篇:一种目标检测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