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生去甲基金霉素和去甲基四环素的基因工程菌株及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0568.5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由德林;杨蔚楠;孔令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6;C12P29/00;C12R1/48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甲基 金霉素 四环素 基因工程 菌株 构建 方法 | ||
1.一种产生去甲基金霉素和去甲基四环素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株通过将金霉素产生菌中的参与金霉素合成C6位甲基化相关基因采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突变得到;所述金霉素合成C6位甲基化相关基因为甲基转移酶ctcK基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去甲基金霉素和去甲基四环素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包括去除或取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去甲基金霉素和去甲基四环素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具体为:将甲基转移酶ctcK基因取代为壮观霉素抗性基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生去甲基金霉素和去甲基四环素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株为金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F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080。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构建包含完整CTC合成基因簇的柯斯质粒17G4;
B、将柯斯质粒17G4通过大肠杆菌中表达的λ-Red重组酶系统进行基因重组,使其中的甲基转移酶基因ctcK突变,得到柯斯质粒pYWN-K;
C、将柯斯质粒pYWN-K转入金霉素产生菌中,进行DNA同源重组,即得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柯斯质粒17G4的具体构建方法为:利用CopyControlTMFosmid Library Production试剂盒构建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 F3基因组文库,并根据氯代酶基因设计探针,筛选基因组文库,即获得包含完整金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柯斯质粒17G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将柯斯质粒17G4通过大肠杆菌中表达的λ-Red重组酶系统进行基因重组的具体步骤如下:
B1、以质粒pIJ778为模板,用引物KTAR-P1和KTAR-P2 PCR扩增具有转移起始位点oriT的壮观霉素抗性基因片段,其上、下游各包含39bp的同源臂;
B2、通过电转化将柯斯质粒17G4导入大肠杆菌E.coli BW25113/pKD46感受态细胞中,得到E.coli BW25113/17G4电转化感受态细胞;
B3、将步骤B1获得的具有转移起始位点oriT的壮观霉素抗性基因片段电转入包含柯斯质粒17G4的E.coli BW25113/17G4电转化感受态细胞中,并在其中表达的λ-Red重组酶介导下,具有转移起始位点oriT的壮观霉素抗性基因片段与柯斯质粒17G4发生同源重组,将17G4上的ctcK基因片段替换为具有转移起始位点ori T的壮观霉素抗性基因片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将柯斯质粒pYWN-K转入金霉素产生菌中的具体步骤如下:
C1、将柯斯质粒pYWN-K转化携带质粒pUZ8002的大肠杆菌,然后在氯霉素、壮观霉素和卡那霉素存在下过夜培养,再转接培养后,收集并洗涤菌体;
C2、将金霉素生产菌孢子进行热激和预萌发处理后,与步骤C1获得的菌体等量混合,然后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进行细菌双亲接合转移;
C3、培养一定时间后,用含萘啶酮酸和壮观霉素的无菌水覆盖培养基,培养7~10天后,得到转移接合子,即为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霉素生产菌为金黄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F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080。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生产去甲基金霉素和去甲基四环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基因工程菌株接种到含有壮观霉素的燕麦平板上,培养5-8天后,接种至10.3%TSBY培养基中摇床培养,再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摇床培养4-5天,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5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挖矿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磷中心手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