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TC石墨烯基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及PTC石墨烯基导电油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501757.4 申请日: 2020-06-04
公开(公告)号: CN111647317A 公开(公告)日: 2020-09-11
发明(设计)人: 李明;吴立刚;曾垂彬;李正博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康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1/52 分类号: C09D11/52;C09D11/102;C09D11/106;C09D11/0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ptc 石墨 导电 油墨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TC石墨烯基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钛量子点掺杂石墨烯分散液、制备钛量子点掺杂石墨烯‑炭黑色浆、制备PTC混合液、制备钛量子点掺杂石墨烯基混合液及制备PTC石墨烯基导电油墨。该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物改性的PA10T具有合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和粘附能力,一方面实现了PTC石墨烯基导电油墨在合适的温度范围进行玻璃化转变以实现PTC保护,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油墨整体的抗剥离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前述PTC石墨烯基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制得的PTC石墨烯基导电油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TC石墨烯基导电油墨的制备 方法,本发明还涉及通过上述PTC石墨烯基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PTC石 墨烯基导电油墨。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通过sp2杂化轨道形成六角形呈蜂巢晶格结构且只有 一层碳原子厚度的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的独特结构赋予其众多优异特性,如高 理论比表面积(2630m2/g)、超高电子迁移率(~200000cm2/v.s)、高热导率 (5300W/m.K)、高杨氏模量(1.0TPa)和高透光率(~97.7%)等。凭其结构和性能优势, 石墨烯在能源存储与转换器件、纳米电子器件、多功能传感器、柔性可穿戴电子、 电磁屏蔽、防腐等领域均有巨大应用前景。鉴于石墨烯的柔性和导电特性,将石 墨烯浆体加入到油墨中制备出一种导电油墨,进一步通过油墨喷涂、干燥制备成 石墨烯发热层,制成石墨烯发热体,具有生产过程快速、用料省、成本低等特点。

随着人们对美好和健康生活的向往,改进传统的供暖系统,寻找更加经济、 清洁的替代能源,发展新型的绿色低碳供暖系统刻不容缓。基于石墨烯红外发射 性能(波长为5~14微米的远红外线)的电加热取暖技术即石墨烯基红外发热油 墨及其红外发热体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与传统的燃 煤、蒸汽、热风和电阻等取暖方法相比,石墨烯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电-热转化 率高、自动控温、分区控制、加热稳定、加热过程无异响、热传导效率高、运行 费用低(每天每平米石墨烯电热膜的耗电量能够降至0.5度)、加热相对均匀、占 地面积小、投资与生产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和工作效率高等诸多优点,更有利于 推广应用。用它代替传统加热设备,其节电效果尤其显著,一般可节电30%左右, 个别场合甚至可达60%~70%。

石墨烯红外加热壁画、壁纸、地板等器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即为石墨烯加热 板/功能层。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将石墨烯制成石墨烯浆料、油墨或涂料,再通 过印刷方式制备成石墨烯发热涂层等。但这些方式制备的石墨烯发热涂层存在一 大致命缺陷:当石墨烯发热涂层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时,例如短路等电流过载情况、 散热不均引起的局部温度过高等会破坏石墨烯发热涂层,甚至是引发火灾。中国 专利公告号为CN 107446408A公开了一种PTC石墨烯发热油墨,采用PTC功能材 料与导电填料混匀、研磨制备而成,其中导电填料可以是石墨烯或者石墨烯与石 墨粉、炭黑、碳纤维粉、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但是这种PTC石墨 烯发热油墨由于导电填料与PTC功能材料随机混合、粘附,导致石墨烯发热油墨 的方阻较大、树脂玻璃化转变后电阻值难以恢复、长久使用导电填料容易析出、 导电油墨与基材粘附能力下降等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TC石墨烯基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 提供了一种由上述PTC石墨烯基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PTC石墨烯基导电 油墨,PTC石墨烯基导电油墨印刷成膜后使用时,当石墨烯发热涂层出现局部温 度过高时,例如短路等电流过载情况、散热不均引起的局部温度过高等,会引起 改性PTC混合物因局部温度升高而玻璃化转变,由结晶态或者半结晶态树脂转变 为非结晶态,进而将导电膜中导电物质,例如钛量子点掺杂石墨烯、炭黑等,相 互拉开,增加PTC石墨烯基导电油墨印刷成膜的电阻,通过降低功率、产热来实 现保护导电膜的功能,也能有效防止火灾。当导电膜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改 性PTC混合物由非结晶态转变成结晶态或者半结晶态,拉近导电物质之间的距离, 恢复原始电阻和功率,实现可逆PTC保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1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