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低温预热启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1921.1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廷华;辛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创源车辆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9/04 | 分类号: | F02N19/04;F02B63/04;F02B61/06;F02N11/12;F02M31/13;F02D29/02;F02D29/06;H02J7/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袁由茂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低温 预热 启动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低温预热启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车辆低温预热启动控制系统包括有控制装置、发动机、蓄电池、辅助发动机、发电机、电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辅助发动机、发动机均与控制装置连接,辅助发动机、发动机分别与发电机连接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发电机与控制装置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蓄电池的充电端口、电加热装置的供电端口均与控制装置对应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待加热的车辆启动组件上且均与控制装置连接,电加热装置用于对车辆启动组件进行预热。本发明提供了发动机启动前的电预热,保障了蓄电池有充足的电力输出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启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辆低温预热启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低温和寒冷的冬季环境,车辆发动机起动较为困难,因为:发动机的机油粘度大,使起动阻力矩增大;低温下蓄电池的内阻增大,端电压降低而使起动功率降低;进气温度低,不易启动,而对于柴油发动机压缩后不易达到燃料自燃温度。为保证低温下能可靠地起动发动机,在多数柴油机和少数汽油机上设有低温起动预热装置。
柴油发动机的低温加热装置主要有进气加热装置、油底壳加热装置、蓄电池加热装置和缸体盖加热装置。传统的进气预热多采用火焰加热器,其它部件的加热热源也大部分是燃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供给的,例如发动机机体加热即是用燃油加热器及附带的水泵循环来实现的。
燃油加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不易布置加热管路、加热装置结构复杂,往往只加热较为主要的几个点,由于加热不全面,低温时部分区域的机油黏度大,机械摩擦大,导致低温点火时间持续长、启动困难,甚至启动失败,同时对发动机及部分部件有伤害。燃油加热的另一个缺点是加热效率低。因为多数加热的热传导距离较长,有的通过机壳把热量从外部传到内部,结果是加热慢、热耗高。例如对冷却液的加热要循环整个冷却液,机油加热是通过机油壳体把热量从外部传到内部。即以燃料为加热源的传统方式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加热和控制不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低温预热启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提供发动机启动前的电预热,保障蓄电池有充足的电力输出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辆低温预热启动控制系统,包括有控制装置、发动机、蓄电池、辅助发动机、发电机、电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辅助发动机、发动机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的辅助发动机、发动机分别与发电机连接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所述的发电机与控制装置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蓄电池的充电端口、电加热装置的供电端口均与控制装置对应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待加热的车辆启动组件上且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的电加热装置用于对车辆启动组件进行预热。
所述的发电机包括有预热发电机和启动发电机,所述的预热发电机与辅助发动机连接由辅助发动机带动预热发电机发电,所述的启动发电机与发动机连接由发动机带动启动发电机发电,所述的预热发电机和启动发电机分别与控制装置对应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发动机与发动机ECU连接,所述的发动机ECU与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有远程通讯模块,远程通讯模块用于与车辆手持开关远程通讯连接,车辆手持开关远程操控控制装置使得辅助发动机启动实现预热。
一种车辆低温预热启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车辆启动后,控制装置先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各车辆启动组件的温度值,当任一温度值低于设定温度值时,启动辅助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输出的电能通过控制装置进行电源分配后,对各车辆启动组件分别进行供电,实现车辆启动组件的预热和蓄电池的充电,待温度传感器采集各车辆启动组件的温度值均高于设定温度值时,控制装置停止驱动辅助发动机,同时启动发动机,发动机继续带动发电机转动并通过控制装置对蓄电池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创源车辆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创源车辆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1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