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3164.1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荣泽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充电 | ||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充电,包括防护架、顶压机构、推杆机构、传动齿条机构、齿轮机构、从动齿条、充电桩本体、外壳和弹力复位机构;所述防护架上相对连接两个所述顶压机构;两个所述顶压机构的后端与所述推杆机构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机构的后端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齿条机构的下端,两个所述传动齿条机构的中部滑动配合连接在两个所述齿轮机构上;两个所述传动齿条机构啮合传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机构的一端;两个所述齿轮机构的另一端啮合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从动齿条;本发明的充电桩本体可以通过外壳安装在墙面上,使其离地面具有一定的距离,防止车辆停车时撞到充电桩本体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以污染气体排放量少、高能效、低噪声、低运行成本的显著优点,正逐步取代普通的燃油汽车。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以“零排放”等优点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兴宠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的广泛参与下,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猛,相应的配套充电设施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充电桩通常安装在车位旁边的地面上,技术不好的司机在进入车位时,如果判断不好距离,容易撞到充电桩造成充电桩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充电桩,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充电桩本体可以通过外壳安装在墙面上,使其离地面具有一定的距离,防止车辆停车时撞到充电桩本体造成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充电桩,包括防护架、顶压机构、推杆机构、传动齿条机构、齿轮机构、从动齿条、充电桩本体、外壳和弹力复位机构;
所述防护架上相对连接两个所述顶压机构;两个所述顶压机构的后端与所述推杆机构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机构的后端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齿条机构的下端,两个所述传动齿条机构的中部滑动配合连接在两个所述齿轮机构上;两个所述传动齿条机构啮合传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机构的一端;两个所述齿轮机构的另一端啮合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从动齿条;两个所述从动齿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下端;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端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桩本体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和控制板;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上端滑动配合连接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充电桩本体上端的两侧与两个所述弹力复位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力复位机构的另一端相对固定在所述外壳下端的两侧。
所述防护架包括横挡、侧挡、接地座板、双向螺杆和调节转轮;所述横挡前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侧挡;两个所述侧挡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接地座板;所述接地座板上设有槽形通孔;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转动配合在所述横挡的两端;所述双向螺杆的中部通过螺纹对称连接两个相对滑动配合在所述横挡上的所述顶压机构;所述双向螺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转轮;所述调节转轮位于所述横挡的外端。
可选的,所述顶压机构包括顶压头、矩形滑杆、水平滑套、竖活动板、竖固定板、横杆、压缩弹簧和弹簧座;所述顶压头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滑杆的前端;所述矩形滑杆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所述水平滑套上;所述水平滑套滑动配合在所述横挡的水平滑道内;所述水平滑套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双向螺杆上;所述矩形滑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活动板;所述竖活动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杆的后端;所述横杆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所述竖固定板上;所述竖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滑套上;所述横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和所述竖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横杆上。
可选的,所述顶压头的前端转动配合连接有顶压转轮。
可选的,所述顶压头的下端转动配合连接有行走辊轮;所述行走辊轮位于所述顶压转轮的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荣泽,未经朱荣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31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