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窑高温高尘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5771.1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3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涛;徐寅生;张东升;乔宝;王翠翠;王小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6 | 分类号: | B01D53/56;B01D53/34;B01D53/86;B01D4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孟迪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高温 尘烟 处理 系统 工艺 | ||
一种水泥窑高温高尘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属于水泥窑高温高尘烟气脱硝工艺技术领域,其中的水泥生产线系统、烟气脱硝系统、余热锅炉回收系统和增湿塔之间通过连接管道相通连,连接管道内设置有保证水泥生产线系统正常运行的阀门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各子系统之间的连接管道进行设计,并在连接管道的相应位置设置阀门组件,实现了上述子系统之间的串、并联,一个或多个子系统的故障不会影响水泥窑的正常运行,而且高温烟气以最短的路程在各子系统中流动,减少了压力损失及连接管道表面热量损失,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窑高温高尘烟气脱硝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窑高温高尘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水泥窑烟气脱硝末端治理技术主要有二种,一是SNCR脱硝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二是SCR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脱硝催化剂的一般应用温度为200~400℃,此时的脱硝效率在80%以上;当烟气温度低于200℃的状态下,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小于60%。因此,根据熟料烧成系统的工艺特点,带催化剂的脱硝反应设施SCR反应塔设置位置有以下3个方案:
(1)预热器出口,余热锅炉系统前高温方案
(2)余热锅炉系统之后,入生料磨之前中温方案
(3)收尘器之后,窑尾烟囱之前低温方案
中温脱硝方案和低温脱硝方案因催化剂的使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目前水泥厂烟气脱硝以高温方案为主,即烟气脱硝系统的进口与水泥生产线系统的预热器出口相连,烟气脱硝系统的出口与余热锅炉回收系统相连。
根据水泥窑的设计特点,高温高尘烟气脱硝方案因增湿塔位置不同,会有不同的工艺流程。当增湿塔位于窑尾高温风机后面时,工艺流程简单。当增湿塔位于窑尾高温风机前面时,即位于水泥生产线系统的预热器与高温风机之间时,需要考虑烟气脱硝系统、余热锅炉回收系统和水泥生产线系统之间的影响,当其中一个或多个子系统出现故障后会影响整个水泥生产线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高温烟气在上述设备之间流动时由于路径较长使高温烟气的压力损失和热风管道表面热量损失较多,使余热回收效率低,而且高温烟气在依次经过烟气脱硝系统、余热锅炉回收系统后温度若低于原料粉磨系统的工作温度,经过增湿塔后温度会进一步降低,达不到原料粉磨系统的工作温度,为了达到工作温度需要将烟气做升温处理,使工艺工程复杂,而且会造成过多的电能损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窑高温高尘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通过对水泥生产线系统、烟气脱硝系统、余热锅炉回收系统之间的连接管道进行设计,并设置阀门组件,实现了上述子系统的串、并联,不会因为一个或多个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水泥窑的正常运行,而且使高温烟气以最短的路程在各子系统中流动,减少了压力损失及连接管道表面热量损失,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泥窑高温高尘烟气处理系统,包括水泥生产线系统、烟气脱硝系统、余热锅炉回收系统、原料粉磨系统、增湿塔和高温风机,所述水泥生产线系统、烟气脱硝系统、余热锅炉回收系统和增湿塔之间通过连接管道相通连,所述连接管道内设置有保证水泥生产线系统正常运行的阀门组件,所述增湿塔通过高温风机与所述原料粉磨系统相连,所述原料粉磨系统的出料口与所述水泥生产线系统相连,所述原料粉磨系统的上方设置有收尘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道包括管道Ⅰ、管道Ⅱ、管道Ⅲ、管道Ⅳ、管道Ⅴ、管道Ⅵ和管道Ⅶ,所述水泥生产线系统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Ⅰ与所述烟气脱硝系统的入口相连,所述管道Ⅰ通过管道Ⅶ与增湿塔的塔顶相连,所述管道Ⅰ通过管道Ⅳ与余热锅炉回收系统的入口相连;所述烟气脱硝系统的出口通过管道Ⅱ与管道Ⅴ相连,所述管道Ⅱ通过管道Ⅲ与管道Ⅳ相连,所述管道Ⅴ的一端与所述余热锅炉回收系统的出口相连,所述管道Ⅴ的中部通过所述管道Ⅵ与增湿塔的中上部相连,所述管道Ⅴ的另一端与所述管道Ⅶ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5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