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防护栏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5952.4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4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帮智;田晓琳;申学良;唐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6 | 分类号: | B60R19/56;B60R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香岛大道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护栏 | ||
本发明涉及载货汽车安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防护栏。所述车辆防护栏包括横杆,自所述横杆的幅宽面向外凸出有一迎撞面,且所述迎撞面与所述幅宽面平行。本发明中将防护栏的横杆设计为由幅宽面外凸的结构,外凸的部分与该幅宽面平行并被设置为迎撞面,该外凸结构的横杆使防护栏的整体刚度增强,并且,当车辆与该防护栏的横杆发生碰撞时,外凸的迎撞面可局部变形以有效吸收碰撞动能,使碰撞造成的横杆形变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货汽车安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防护栏。
背景技术
防护栏的主要作用,一是对装载在汽车侧面的汽车部件起到保护作用;二是避免在发生碰撞时其它车辆或者行人卷入车底造成二次伤害。目前,载货汽车的防护栏品类繁多、样式各异,但真正具有防护效果的较少。对于防护栏的防护作用,其主要集中在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横杆上,因此横杆的结构直接影响防护栏吸收碰撞动能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够有效吸收碰撞动能,碰撞后形变较小的防护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通过对防护栏的横杆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吸收碰撞动能,碰撞后形变较小的防护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防护栏,包括横杆,自所述横杆的幅宽面向外凸出有一迎撞面,且所述迎撞面与所述幅宽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横杆的迎撞面位于所述横杆的中间部分,所述横杆关于其迎撞面的中垂面对称;其中,自所述幅宽面的第一边缘部分向外延伸有第一辊弯面,自所述幅宽面的第二边缘部分向外延伸有第二辊弯面,所述迎撞面通过所述第一辊弯面与所述幅宽面的第一边缘部分连接,所述迎撞面还通过所述第二辊弯面与所述幅宽面的第二边缘部分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辊弯面和所述第二辊弯面分别与所述幅宽面形成的辊弯角度R为135°-165°。
优选地,横杆总幅宽L为100-130mm。
优选地,横杆外凸幅宽K为20-60mm。
优选地,所述车辆防护栏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连接端用于与汽车大梁或副车架固接,所述支撑杆的悬空端用于与所述横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横杆的内侧并与至少一根所述横杆垂直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杆的两端部均为C形辊弯件,每个所述C形辊弯件包括垂直衔接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幅宽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C形辊弯件的辊弯件高度H1为18-20mm。
优选地,横杆辊弯高度H为25-30m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防护栏,将防护栏的横杆设计为由幅宽面外凸的结构,外凸的部分与该幅宽面平行并被设置为迎撞面,该外凸结构的横杆使防护栏的整体刚度增强,并且,当车辆与该防护栏的横杆发生碰撞时,外凸的迎撞面可局部变形以有效吸收碰撞动能,并使碰撞造成的横杆形变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原C形横杆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横杆的侧视图;
图4是仿真实验中横杆发生碰撞后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图5是仿真实验中横杆发生碰撞后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59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钢结构龙门吊
- 下一篇:一种多层隔片式橡胶制品的成型方法、系统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