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壳导向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07644.5 | 申请日: | 2020-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9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夕林;王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夕林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50000 西藏***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 电动汽车 充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锥壳导向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属于充电桩领域。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在墙体上,安装座上固定充电桩,安装座四角上垂直固定伸缩筒,伸缩筒内设置伸缩弹簧,伸缩筒伸缩端固定固定板,固定板与安装座平行,电动汽车尾部设置母件机构,固定板上设置子件机构。采用锥壳导向的方式使得充电部件能够准确对齐,驾驶员无需下车就可以实现充电操作,并且可以防止忘拔枪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锥壳导向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属于充电桩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
为了便于补充电能,厂家一般都会给私家车位或者车库安装充电桩,通过充电桩的充电枪进行充电,充电枪需要将充电枪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与加油站的加油枪类似。然而,驾驶员非专业人员,常常发生忘记拔枪就上车行驶的情况,导致充电枪或者充电口的损坏,增加维修成本。严重的会使得充电口或者充电枪的电极掰弯,如果短路会造成火灾风险。充电口的接触紧密程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导电效果,如果将充电口外置,那么每次停车时车辆的位置并不是每次都相同的,导致充电头和充电口无法准确对应。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锥壳导向式电动汽车充电桩,采用锥壳导向的方式使得充电部件能够准确对齐,驾驶员无需下车就可以实现充电操作,并且可以防止忘拔枪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所述的锥壳导向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在墙体上,安装座上固定充电桩,安装座四角上垂直固定伸缩筒,伸缩筒内设置伸缩弹簧,伸缩筒伸缩端固定固定板,固定板与安装座平行,电动汽车尾部设置母件机构,固定板上设置子件机构;
母件机构包括受电锥壳,受电锥壳呈圆锥壳形,受电锥壳尖端朝前并且同轴固定连通受电筒,受电筒通过导线连接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
子件机构包括充电杆,充电杆轴线与受电筒轴线平行,充电杆尾端垂直固定在活动盘上,活动盘呈圆盘状,活动盘设置在固定板的圆形沉孔内,沉孔直径大于活动盘的直径,活动盘与沉孔壁通过螺旋簧片连接,固定板背面设置适配孔,适配孔与沉孔连通并且适配孔直径小于活动盘的直径,充电线一端连接充电杆,一端穿过适配孔连接充电桩;
充电杆与受电筒为导电材质,母件机构和子件机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高度对应,两个母件机构分别连接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的正负极,两个子件机构分别连接充电桩,两充电杆的间距与两受电筒的间距对应。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电动汽车倒车入库,直至充电杆与受电锥壳内壁接触。受电锥壳的内表面呈圆锥形,其内表面会迫使充电杆向中间平移,进而带动活动盘在沉孔内平移,直至充电杆平移至受电锥壳的中心位置并插入,进而进行充电。电动汽车倒入车位程度过大时,充电杆带动固定板后移,伸缩筒压缩。电动汽车驶出车位时,充电杆与受电筒脱离,活动盘在螺旋簧片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固定板在伸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受电锥壳的涵盖范围是比较大的,即便是由于胎压、悬挂等的变化导致电动汽车的高度变化,或者由于每次停车的左右位置略微的不同,只要充电杆在受电锥壳的接受范围内,在受电锥壳内表面的导向作用下,充电杆最终都会插入受电筒完成充电工作。整个过程都无需驾驶员下车操作,对于驾驶精度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同时还能避免忘拔枪就行驶的情况发生。适配孔可以给充电线留出足够的移动空间,使其能够随着活动盘自由移动。
子件机构还包括充电锥壳,充电锥壳呈圆锥壳形,充电锥壳的锥角与受电锥壳的锥角相同,并且受电锥壳的母线与充电锥壳对应的母线平行,充电锥壳尖端朝前并且其内同轴固定导向管,充电锥壳尖端开口,导向管内配合充电杆,导向管尾端固定动板,充电杆穿过动板,充电杆上固定定板,动板与定板之间的充电杆上套有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动板与定板固定连接,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充电杆端部隐藏在导向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夕林,未经李夕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76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位机器人及其调整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厢乘客拥挤监控与疏导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