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酱油的连续式生物发酵设备和酿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9076.2 | 申请日: | 202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1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6 | 分类号: | C12M1/16;C12M1/04;C12M1/02;C12M1/00;A23L2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韦肖燕;刘茂龙 |
地址: | 529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酱油 连续 生物 发酵 设备 酿造 方法 | ||
1.一种酱油的连续式生物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风机,所述发酵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发酵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发酵罐的中部设置有淋油管,发酵罐的中部位于淋油管的上方还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与风机出风口相互连通,所述风机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空气加湿装置;发酵罐的底部设置有微孔,所述发酵罐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与微孔相互连通的储槽,所述储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淋油管的一端通过导管与储槽内部相互连通;还包括水管,所述水管与储槽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发酵罐的底部呈U型,所述微孔分布在发酵罐底部的U型侧壁上,所述发酵罐的底部设置有螺杆输送泵,所述螺杆输送泵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输送泵的电机位于发酵罐底部外侧,所述螺杆位于发酵罐的底部内侧,所述螺杆的轴向与发酵罐U型底部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螺杆的螺纹最外侧边缘扫掠面下部紧贴发酵罐的U型底部;所述淋油管和通风管皆设置有多根,每根淋油管和通风管皆横向设置,每个淋油管和通风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油的连续式生物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上设置有三通阀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还通过三通阀门与水管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酱油的连续式生物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导管上设置有蠕动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酱油的连续式生物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呈圆筒形,排渣口的周向与螺杆的轴向相同,所述圆筒形排渣口的内径与螺杆的最大外径相应,使得螺杆的端部可以插入到所述排渣口中,所述排渣口的外侧管口处对接有一根向上弧形弯曲的排渣管。
5.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酱油的连续式生物发酵设备的酱油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酱油的连续式生物发酵设备进行连续式发酵和淋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浸泡好的大豆蒸煮后,冷却至40℃以下,即得到蒸煮物料;小麦和麸皮放入炒锅中炒至微黄,将蒸煮物料与炒熟的小麦和麸皮共同粉碎;
S2)向步骤1粉碎后的物料中混入种曲,搅拌均匀后将上述加入种曲的物料放入到发酵罐中填满发酵罐;
S3)通过风机同时与通风管和水管相互连通,从发酵罐中部和底部同时向发酵罐内送入过滤后的湿润空气;
S4)待发酵一段时间后,通过三通阀门切断风机与水管之间的连通,通过水管将预热过的食盐水放入到储槽内部;
S5)启动蠕动泵将储槽内的食盐水通过淋油管喷淋到发酵罐中下部的发酵后的物料上,持续喷淋一段时间后,从出料口缓慢释放出成品酱油,同时从水管中持续向储槽中缓慢释放食盐水;
S6)持续淋油一段时间后,启动螺杆输送泵,将发酵罐最底部的渣料从排渣口处排出;
S7)启动螺杆输送泵的同时,从进料口处向发酵罐内补充粉碎后的未添加种曲的物料即可实现连续发酵、连续淋油、连续出油的酱油酿造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90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