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辅助方舱成型工艺的自动展开式工装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09714.0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1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郏保琪;王国华;陈超;陶名扬;沈伟;金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曙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4 | 分类号: | B29C33/04;B29C33/44;B29C33/00;B29C70/54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周达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辅助 成型 工艺 自动 展开式 工装 模具 | ||
1.一种真空辅助方舱成型工艺的自动展开式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底座、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底模以及在底模上围成成型腔的前模、后模、左模与右模,所述底模固定设在模具底座上,所述前模、左模、右模在底模上均具有向外翻转的行程,所述后模在底模上具有前后移动的行程,所述成型腔随着后模的移动而体积增大或缩小;
还包括移动系统;
所述移动系统包括龙门架以及沿前后方向设在模具底座上的导轨,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模具本体的两侧,所述龙门架滑动连接在导轨上;
所述后模通过第二升降机构与龙门架相连,以使得后模能够在第二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与底模分离,并跟随龙门架在底模上具有前后移动的行程;
在围成成型腔时,前模、后模均位于左模与右模之间,即前模、后模的左侧壁与左模的内壁相接触,前模、后模的右侧壁与右模的内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辅助方舱成型工艺的自动展开式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温系统,所述加温系统包括外部加温装置与内部加温装置;
所述底模、前模、后模、左模、右模均由导热板以及若干均匀设置在导热板外壁上的加热钢板组成,所述加热钢板内设有循环导热管路,所述循环导热管路与外部加温装置相连,所述内部加温装置可拆卸的设在成型腔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真空辅助方舱成型工艺的自动展开式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系统;
所述翻转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前模翻转机构、左模翻转机构、右模翻转机构,所述前模翻转机构、左模翻转机构、右模翻转机构均与动力装置传动相连,并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完成伸缩;
所述前模、左模、右模均垂直设在底模上,所述前模外壁的底部、左模外壁的底部、右模外壁的底部均通过旋转铰链与底模相连,以使得前模、左模、右模在底模上均具有向外翻转的行程;
所述前模翻转机构的一端与模具底座铰接,另一端与前模的外壁铰接,以使得前模随着前模翻转机构的伸缩进行翻转;
所述左模翻转机构的一端与模具底座铰接,另一端与左模的外壁铰接,以使得左模随着左模翻转机构的伸缩进行翻转;
所述右模翻转机构的一端与模具底座铰接,另一端与右模的外壁铰接,以使得右模随着右模翻转机构的伸缩进行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真空辅助方舱成型工艺的自动展开式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向外翻转的角度为0-45°,所述左模、右模向外翻转的角度为0-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真空辅助方舱成型工艺的自动展开式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动力装置传动相连,并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完成伸缩;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固定端设在模具底座上,所述底模上设有能够被第一升降机构的伸缩端贯穿的通孔,以使得方舱在第一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上升,进而完成模、舱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真空辅助方舱成型工艺的自动展开式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驱动方舱上升的高度为0-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真空辅助方舱成型工艺的自动展开式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后模、左模、右模上与底模相接触的侧壁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密封槽;
所述前模、后模上与左模、右模相接触的侧壁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分布的第二密封槽;
所述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真空辅助方舱成型工艺的自动展开式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后模、左模、右模的外壁上均设有带有护栏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模具底座之间的间距为550-6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真空辅助方舱成型工艺的自动展开式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后模、左模、右模的顶部均设有连接接口,以用于对前模、后模、左模、右模进行加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曙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曙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97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刹车盘双面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