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叶酸受体的负载紫杉醇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2561.5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4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蒲玉梅;王育新;范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4;A61K31/33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任苇 |
地址: | 210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叶酸 受体 负载 紫杉醇 纳米 粒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叶酸受体的负载紫杉醇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tBoc‑PEG‑S‑S‑OH;S2、通过移除Boc保护及与PCL‑COOH混合反应生成NH2‑PEG‑S‑S‑PCL;S3、制备FA‑PEG‑S‑S‑PCL;S4、将FA‑PEG‑S‑S‑PCL和PTX混合于DMF中制备FA‑PEG‑S‑S‑PCL@PTX,该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同类产品的成本,解决紫杉醇水溶性差和载药量低的难题,易于产业化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靶向叶酸受体的负载紫杉醇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一大疾病,目前已形成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等多学科综合序列治疗的模式。紫杉醇(PTX)是一种一线化疗药物,因为其抗肿瘤效果强,因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紫杉醇(PTX)本身没有靶向性,容易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神经病变和心脏毒性等药物毒性反应,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种纳米级药物递送系统不断发展,例如无机载体、胶束、聚合物囊泡和外泌体等,这些纳米级的载体会通过肿瘤组织的EPR效应而富集,其中聚合物囊泡因其有多个链接点、合成简便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的重点。除了被动靶向之外,主动靶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医药工作者的青睐。研究表明,部分肿瘤细胞表面表达较多的叶酸(FA)受体,在正常细胞中低表达甚至不表达;同时,由于叶酸具有价格低廉、生物安全性好以及易发生反应的优点而得到广泛使用。
刺激响应性纳米聚合物已被广泛研究并运用到药物递送系统中,当药物蓄积至肿瘤组织中后,可通过不同的刺激使其释放,发挥效能,从而达到控释的效果。例如,在肿瘤细胞中富含高浓度的谷胱甘肽(GSH),而谷胱甘肽(GSH)在血浆中含量较低,通过它的还原性可切断聚合物中的二硫键,破坏囊泡结构,从而使药物释放。
但是目前的负载紫杉醇纳米粒子的制备过程比较繁琐,而且成品率较低,成本高,难以产业化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靶向叶酸受体的负载紫杉醇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成品率较低,成本高,难以产业化的问题。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叶酸受体的负载紫杉醇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tBoc-PEG-S-S-OH:将tBoc-PEG和CDI分别溶解在不同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制成tBoc-PEG溶液和CDI溶液,然后将tBoc-PEG溶液滴加到CDI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再将混合溶液滴加到溶于DMF的-OH-(CH2)2-S-S-(CH2)2-OH溶液中,经过反应得到tBoc-PEG-S-S-OH,所得溶液用分子量为3500Da的透析膜在去离子水中透析,通过冻干得到固体tBoc-PEG-S-S-OH;
S2、制备NH2-PEG-S-S-PCL:将固体tBoc-PEG-S-S-OH和CDI分别溶解在不同的DMF中,制成tBoc-PEG-S-S-OH溶液和CDI溶液,然后将tBoc-PEG-S-S-OH溶液滴加到CDI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将混合物滴加到溶解于DMF中的PCL-COOH溶液中,再搅拌后在所得溶液中加入盐酸,经过反应后得到NH2-PEG-S-S-PCL,所得溶液用分子量为5000Da的透析膜在去离子水中透析,通过冻干得到固体NH2-PEG-S-S-PCL;
S3、制备FA-PEG-S-S-PCL:将NH2-PEG-S-S-PCL和FA混合在DMF中,依次加入EDCI和NHS,室温下搅拌,再次加入FA后继续搅拌,所得溶液用分子量为5000Da的透析膜在去离子水中透析,通过冻干得到固体FA-PEG-S-S-PC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口腔医院,未经南京市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2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