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机多流连铸机钢包回转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2676.4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2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高瞻;胡泽东;杨凡;任智杰;赵贝贝;贺玉军;李贵平;贾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13 | 分类号: | B22D41/1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赵幸 |
地址: | 075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机多 流连 钢包 回转 | ||
一种多机多流连铸机钢包回转台,属于连铸机设备技术领域,用于适应多机多流连铸机生产。其技术方案是:转台下底座的下端与钢包回转台水泥基础固定连接,回转支承位于转台下底座和转台上底座之间,驱动装置的驱动小齿轮与回转支承外齿相啮合,左柱塞缸、右柱塞缸分别安装在转台上底座上面的两侧,左升降臂与左柱塞缸相连接,右升降臂与右柱塞缸相连接,前框架和后框架的下端固定在转台上底座上,前框架和后框架的两侧分别与左升降臂和右升降臂相连接,液压滑环的液压管路分别与左柱塞缸和右柱塞缸相连接。本发明能够适应多机多流连铸机的生产,在运行时可以防止钢包在任何时候发生倾斜,并可以在停电或电力故障时维持运转,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厂的能够适应多机多流连铸机生产的钢包回转台,属于连铸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连铸机需要使用钢包进行浇铸,钢包回转台设在连铸机浇铸位置上方,钢包回转台是连铸机的关键设备,主要功能:称重、旋转、事故旋转、升降等操作。钢包回转台能够双向和连续回转,能够连续地充分地供给连铸机钢水。它承接从炼钢转炉运来的盛满钢水的钢包,将钢包迅速地进行跨越输送,将其回转至浇铸位置,使得钢包内的钢水流注到中间包内,并经中间包注入结晶器,连续浇注,拉出所需的铸坯。钢包回转台可以实现钢水包满包与空包的快速更换,并与钢水包、结晶器等设备实现钢水浇铸的连续性。现有的钢包回转台能够回转两满包钢水,能够连续地供给连铸机钢水,升降臂能够在任意位置(高位或者低位)接受行车运来的满包钢水并旋转到浇铸位。
连铸机的发展从三机三流,四机四流发展到五机五流、六机六流甚至于八机八流,十机十流,十二机十二流,连铸机机、流的增多,一方面钢包的容量增大了,提高了铸坯产量,另一方面使原来的钢包回转台不能够胜任现在机、流增多后的连铸机生产,研制适应现在多机多流的钢包回转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机多流连铸机钢包回转台,这种钢包回转台能够适应多机多流连铸机的生产,可以防止钢包在任何时候发生倾斜,并可以在停电或电力故障时维持运转。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机多流连铸机钢包回转台,它包括左升降臂、右升降臂、前框架、后框架、左柱塞缸、右柱塞缸、转台上底座、回转支承、转台下底座、驱动装置、液压滑环,转台下底座为由上端面、下端面、中间立筋和斜拉筋焊接而成的圆环形筒状结构件,转台下底座的下端面通过高强长螺栓与钢包回转台水泥基础固定连接,转台下底座的上端面与回转支承内圈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台上底座位于回转支承的上方,转台上底座与回转支承外圈通过螺栓相连接,回转支承外圈的外圆周有回转支承外齿,驱动装置的驱动小齿轮与回转支承外齿相啮合,左升降臂、右升降臂位于转台上底座的两侧,左柱塞缸、右柱塞缸分别安装在转台上底座上面的两侧,左升降臂与左柱塞缸相连接,右升降臂与右柱塞缸相连接,前框架和后框架分别位于左升降臂和右升降臂之间,前框架和后框架的下端固定在转台上底座上,前框架和后框架的两侧分别与左升降臂和右升降臂相连接,液压滑环为直立的圆筒体,液压滑环的下端位于转台下底座的下端,液压滑环穿过回转支承内圈位于转台上底座的下部,管道井中的液压管路与液压滑环下部不转的部分相连接,左柱塞缸和右柱塞缸相连接的液压管路与液压滑环转动的部分相连接,从管道井内来的液压管路,通过液压滑环与钢包回转台一起旋转。
上述多机多流连铸机钢包回转台,所述左升降臂和右升降臂分别由前鞍座、后鞍座、前称量装置、后称量装置、前下连杆、后下连杆、前上连杆、后上连杆和左横梁、右横梁组成,两个升降臂的前称量装置、后称量装置分别安装在各自的前鞍座和后鞍座上,两个升降臂的前鞍座分别由前上连杆、前下连杆通过滑动轴承与前框架两侧的上部和下部铰接,两个升降臂的后鞍座分别由后上连杆、后下连杆通过滑动轴承与后框架两侧的上部和下部铰接,左升降臂的左横梁两端和右升降臂的右横梁两端分别与左升降臂的前上连杆、后上连杆和右升降臂的前上连杆、后上连杆相连接,左横梁和右横梁中部下方通过球面推力轴承与左柱塞缸和右柱塞缸相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2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层穿梭车系统的能效优化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