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变速箱油封封堵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4835.4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亮;刘军;陈祎;潘茂树;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会合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G01M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变速箱 封堵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变速箱油封封堵工装,包括分别处于变速箱量两侧的前封堵工装和后封堵工装;前封堵工装与后封堵工装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使得前封堵工装与后封堵工装之间进行同步相对靠近或者远离运动;本发明属于属于汽车变速箱技术领域,操作简单,操作工人只需要拉动或推动前封堵工装或者后封堵工装,实现前封堵工装以及后封堵工装准确的插入变速箱油封中,封堵完成后,也只需要拉动或推动前封堵工装或者后封堵工装,实现前封堵工装以及后封堵工装同时从油封里退出来,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油封封堵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在出厂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气密性检测。所述气密性检测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气密测试仪向变速箱腔体内注入一点压强的气体,一定时间之后,所检测的变速器的泄露量没有超过规定的数值,则视为合格;
目前油封封堵工装是使用两根精加工的圆棒插入到变速箱油封处,使得油封与圆棒紧密贴合来达到密封的作用;
然而在目前现有的装配线中,变速箱分为前端油封口(即为变速箱一面朝向工人的的油封口)和后端油封口(即为变速箱一面朝向线体内侧的的油封口),由于后端油封口在油封过程中,工人看不见,所以工人作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大大降低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时工人由于操作不熟练,在操作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将变速箱中的油封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变速箱油封封堵工装,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汽车变速箱封堵过程中,工人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变速箱油封封堵工装,包括分别处于变速箱量两侧的前封堵工装和后封堵工装,所述前封堵工装用于对变速箱的前端油封口进行油封,后封堵工装用于对变速箱的后端油封口进行油封;
所述前封堵工装沿着变速箱的前端油封口轴线方向运动;
所述后封堵工装沿着变速箱的后端油封口轴线方向运动;
所述前封堵工装与后封堵工装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使得前封堵工装与后封堵工装之间进行同步相对靠近或者远离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变速箱油封封堵工装包括底座,其中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一对安装平台,任一安装平台上固定安装有与变速箱的前端油封口轴线方向平行的直线轴承,第一安装板与变速箱的前端油封口轴线方向平行的直线轴承之间通过圆柱轴连接,第一安装板沿着变速箱的前端油封口轴线方向滑动,前封堵工装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另一个所述安装平台上固定安装有与变速箱的后端油封口轴线方向平行的直线轴承,第二安装板与变速箱的后端油封口轴线方向平行的直线轴承之间通过圆柱轴连接,第二安装板沿着变速箱的后端油封口轴线方向滑动,后封堵工装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平台上端固定安装有直线导轨,处于同一个安装平台上的直线导轨与直线轴承的轴线方向平行,同一个安装平台上的第一安装板与直线导轨之间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平台上端固定安装有直线导轨,处于同一个安装平台上的直线导轨与直线轴承的轴线方向平行,同一个安装平台上的第二安装板与直线导轨之间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轴承限位座和第二轴承限位座,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旋转轴转动安装在底座上,第三连杆通过第三旋转轴转动安装在底座上,第二连杆通过第五旋转轴和第六旋转轴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一轴承的内圈通过第一旋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连杆与第二轴承通过第四旋转轴进行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会合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会合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48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