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蛋白肽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4888.6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0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振;谢涛;刘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如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J1/14 | 分类号: | A23J1/14;A23J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地址: | 510931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蛋白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大豆蛋白肽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蛋白肽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大豆蛋白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大豆蛋白粉粉碎,过筛,向所得大豆蛋白微粉中加水,搅拌均匀,加入混合液,搅拌均匀,加入保护剂,进行均质处理,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进行辐照处理,过滤,得沉淀物;将沉淀物进行冷冻处理,解冻,将解冻后的沉淀物阴干,研磨成细粉,过筛,得细粉;向细粉中加水,调pH,升温,分三次加入混合酶,酶解,进行酶灭活,冷却至25℃,得酶解液,将酶解液过滤,将滤液浓缩、干燥,即得。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所得产品的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量低。且本发明的方法不会破坏大豆蛋白分子链上的活性基团,有利于大豆肽生理活性的保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豆蛋白肽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蛋白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蛋白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组分齐全,属于“优质蛋白质”,它是植物蛋白中唯一能够符合1985年FAO/WHO/LJNU制定标准的满足2~5岁儿童必须氨基酸需要的蛋白质。大豆蛋白肽是大豆蛋白的水解产物,其所含氨基酸和大豆蛋白质完全相同,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除蛋氨酸为限制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均超过或接近WHO的推荐标准。但是人体对大豆蛋白肽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率均要高于大豆蛋白。人体在摄取大豆蛋白后经消化酶的作用后,更多的是在胃和小肠内水解为肽,并以肽的形式被小肠吸收。相关的实验证明,肽类比氨基酸更容易而且更快的被机体吸收和利用。因此,大豆蛋白肽可视为一种理想的蛋白质营养源,特别是对于那些代谢活动较慢的人群,如恢复期中的病人,消化功能减弱的老人及消化系统不成熟的婴幼儿。低分子大豆蛋白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现有的制备大豆蛋白肽的方法存在产品分子量分布宽、水解度差等缺点,影响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亟需研发出一种可以使制得的产品分子量分布窄、水解度好的大豆蛋白肽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蛋白肽的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大豆蛋白肽的制备方法所得产品的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量低。且本发明提供的大豆蛋白肽的制备方法不会破坏大豆蛋白分子链上的活性基团,有利于大豆肽生理活性的保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豆蛋白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大豆蛋白粉粉碎,过80-120目筛,得大豆蛋白微粉;
S2向步骤S1所得大豆蛋白微粉中加水,水的添加量为大豆蛋白微粉质量的9-13倍,搅拌均匀,加入混合液,混合液的添加量为大豆蛋白微粉质量的1-3%,搅拌均匀,浸泡1-3h,加入保护剂,保护剂的添加量为大豆蛋白微粉质量的5-10%,进行均质处理,得混合物料;
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物料置于辐照反应器中,密封,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辐照处理,过滤,得沉淀物;
S4将步骤S3所得沉淀物进行冷冻处理,冷冻处理两次,第一次冷冻温度为-4℃,冷冻时间为2-5h,第二次冷冻温度为-12℃,冷冻时间为20-50min,解冻,将解冻后的沉淀物阴干,研磨成细粉,过50-60目筛,得细粉;
S5向步骤S4所得细粉中加水,水的添加量为细粉质量的12-15倍,调节pH至4-4.5,升温至30-40℃,分三次加入混合酶,每次加入的混合酶的量为细粉质量的0.1-0.3‰,每次酶解时间为1.5h,升温至80℃进行酶灭活10min,冷却至25℃,得酶解液,将酶解液过滤,将滤液浓缩、干燥,得大豆蛋白肽成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混合液由醋酸和乳酸按质量比5-8:1-2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混合液由醋酸和乳酸按质量比7:2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保护剂由维生素C和D-异抗坏血酸钠按质量比5-8:1-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如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颜如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4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