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系统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0335.1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4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恺鹏;韩海滨;刘安龙;付延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系统 车辆 | ||
1.一种电池系统,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包括箱体和电池组件;
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左侧梁、右侧梁、连接所述左侧梁和所述右侧梁的多根横梁和前梁,所述多根横梁中靠近所述前梁的横梁为第一横梁,所述左侧梁、右侧梁、多根横梁及前梁均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前梁包括前梁本体,所述前梁本体与所述第一横梁平行设置,所述前梁本体的一端形成第一弯折梁,所述前梁本体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弯折梁,所述第一弯折梁与所述左侧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梁与所述右侧梁的一端连接,以使所述前梁本体与所述第一横梁之间形成间隙;
所述电池组件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和连接支架,相邻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还包括纵梁和后梁;
所述后梁的一端与所述左侧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后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右侧梁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所述纵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梁连接;
所述左侧梁、所述右侧梁、所述多根横梁及所述纵梁之间形成多个围合区域,所述多个电池模组分别放置在所述多个围合区域中;
其中,所述左侧梁和所述右侧梁的强度高于所述前梁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连接柱;
所述横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底板在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位置设置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柱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横梁、所述底板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外套接有轴肩,所述轴肩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
所述连接柱为阶梯状连接柱,所述轴肩套接在所述连接柱外且与所述连接柱卡接,所述轴肩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柱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设有凹槽;
沿所述左侧梁的长度方向,在相邻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存在所述横梁的情况下,相邻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卡在所述凹槽中;
沿所述左侧梁的长度方向,在相邻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不存在所述横梁的情况下,相邻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还包括第三连接支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支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包括热管理管路,所述热管理管路靠近所述左侧梁和/或所述右侧梁设置;
所述热管理管路的顶部低于所述左侧梁和/或所述右侧梁的上表面,且所述热管理管路与所述左侧梁和/或所述右侧梁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梁沿所述前梁本体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横梁的弯折角度为5°~10°,所述第二弯折梁沿所述前梁本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横梁的弯折角度为5°~10°。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03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