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品卷烟自动装卸车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1292.9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6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杰;高泽源;霍秀娟;霍贵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文杰 |
主分类号: | B65G67/04 | 分类号: | B65G67/04;B65G67/24;B65G47/91;B65G13/12;B65G3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三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5 | 代理人: | 范向南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静海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品 卷烟 自动 装卸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品卷烟自动装卸车系统装置,包括车式运动机构,所述车式运动机构上侧四个角的位置均竖直设置有导轨,导轨上侧滑动连接有升降框架,升降框架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剪叉式升降机构,升降框架上侧内部设置有吸盘移动机构,吸盘左右移动模组下侧设置有吸盘机构,吸盘移动机构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吸盘升降模组,所述升降框架前部下侧安装有前端辊道输送机,所述前端辊道输送机左右对称设置有前端辊道输送机升降模组,前端辊道输送机后侧设置有后端辊道输送机,后端辊道输送机安装于升降框架后部下侧,后端辊道输送机后侧连接有柔性伸缩输送机;本发明提供更加方便、更加简单的成品卷烟装卸车装置降低成本和提高装卸车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卸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品卷烟自动装卸车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成品卷烟的运输装卸车绝大部分是人工装卸,有很少一部分用机器人码垛装盘,再装车运输,每盘标准只能装30件,每车只能装原来的一半,运输费用将增加一倍,且这种方式投资和运输费用都很大,现有的自动装卸车系统装置在工作时前端整体悬空由龙门架支撑,导致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差,且由于使用电机和链条作为吸盘的主要传动方式,存在启停速度慢,控制复杂和定位不精准的问题,对于长时间使用后,误差将会逐渐扩大,导致无法搬运或出现搬运产品坠落的风险,因此这种方式存在运行效率低和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品卷烟自动装卸车系统装置,提供更加方便、更加简单、更加人性化的成品卷烟装卸车装置,同时能够满足类似纸箱包装产品的装卸车运输,降低成本和提高装卸车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品卷烟自动装卸车系统装置,包括车式运动机构,所述车式运动机构上侧四个角的位置均竖直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侧滑动连接有升降框架,所述升降框架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剪叉式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框架上侧内部设置有吸盘移动机构,所述吸盘移动机构包括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前侧设置有吸盘左右移动模组,所述U形支架上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吸盘前后移动模组,所述吸盘左右移动模组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有连杆,所述吸盘左右移动模组通过连杆连接所述吸盘前后移动模组,所述吸盘左右移动模组和吸盘前后移动模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吸盘左右移动模组包括第一电缸和第一电缸滑块,所述吸盘左右移动模组下侧设置有吸盘机构,所述吸盘移动机构下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吸盘升降模组,所述升降框架前部下侧安装有前端辊道输送机,所述前端辊道输送机左右对称设置有前端辊道输送机升降模组,所述前端辊道输送机后侧设置有后端辊道输送机,所述后端辊道输送机安装于升降框架后部下侧,所述后端辊道输送机后侧连接有柔性伸缩输送机。
进一步地,所述车式运动机构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下侧四个角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万向轮,所述车架中部下侧前后对称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前侧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导轨下端固定于车架的上侧,剪叉式升降机构下侧安装于车架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机构包括吸盘,所述吸盘上侧固定有与吸盘左右移动模块的第一电缸滑块铰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左侧连接有于与吸盘左右移动模块的第一电缸滑块固定连接的旋转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U形支架的前侧和后侧的中部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吸盘升降模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升降模组和前端辊道输送机升降模组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吸盘升降模组包括第二电缸和第二电缸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伸缩输送机包括伸缩输送机,所述伸缩输送机的前侧和后侧均连接有十字万向连接器,所述伸缩输送机下侧前后对称设置有电动升降机构,所述电动升降机构下侧安装有第二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升降机构包括第三电缸和轴承升降导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文杰,未经高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12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