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前大灯照明性能的动态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4120.7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5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媛媛;张强;李朝斌;陈涛;邢春鸿;李林;张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6 | 分类号: | G01M1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范淑萍 |
地址: | 4009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大灯 照明 性能 动态 测试 系统 | ||
1.一种车辆前大灯照明性能的动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动信息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测试车道中预设车道线的坐标信息以及相对于预设的坐标原点的高度差数据,还用于采集GPS时间、车辆的位置信息和俯仰角;
照度数据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预设照度数据测量点上车辆前大灯的照度数据,以及GPS时间;
数据分析子系统,用于根据预设的坐标原点以及车辆的位置信息,计算测试过程中车辆前端与坐标原点之间的间隔距离,并记录GPS时间;还用于根据俯仰角、间隔距离和高度差数据,对照度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照度数据;还用于以GPS时间为基准,将修正后的照度数据与车辆的间隔距离进行同步处理,生成照度随距离变化的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大灯照明性能的动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信息采集子系统包括GPS差分定位模块、车道数据采集模块,以及安装在车辆上的运动信息采集模块和第一GPS信号接收模块;
GPS差分定位模块用于接收GPS卫星信号,根据预设的基准站的精密坐标,计算基准站到卫星的距离修正数,并实时地将距离修正数发送至第一GPS信号接收模块;
第一GPS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GPS卫星信号以及基准站发送的距离修正数,基于GPS卫星信号获取GPS时间并对其定位结果进行修正,得到车辆的位置信息并发送至运动信息采集模块;
车道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测试车道中车道线的坐标信息以及相对于坐标原点的高度差数据并发送至运动信息采集模块;
运动信息采集模块还用于采集车辆的俯仰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大灯照明性能的动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度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照度测量模块、照度数据采集模块以及第二GPS信号接收模块;
照度测量模块用于测量预设的照度数据测量点上车辆前大灯的照度数据并发送至照度数据采集模块;
第二GPS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GPS卫星信号中的GPS时间并发送至照度数据采集模块;
照度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在试验过程中采集预设照度数据测量点上车辆前大灯的照度数据,以及从第二GPS信号接收模块获取GPS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大灯照明性能的动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包括照度数据修正模块、车辆距离计算模块以及数据同步处理模块;
车辆距离计算模块用于从运动信息采集模块获取位置信息,根据预设的坐标原点以及车辆的位置信息,计算测试过程中车辆前端与坐标原点之间的间隔距离;
照度数据修正模块用于根据从运动信息采集模块获取俯仰角,从车辆距离计算模块获取的间隔距离,以及从车道线数据采集模块获取高度差数据,对照度数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照度数据;
数据同步处理模块用于以GPS时间为基准,将修正后的照度数据与车辆的间隔距离进行同步处理,生成照度随距离变化的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大灯照明性能的动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信息采集模块还用于采集车辆的行驶轨迹;
数据分析子系统还包括有效性判定模块,有效性判定模块用于从车道数据采集模块获取车道线的坐标信息以及从运动信息采集模块获取行驶轨迹,基于车道线的坐标信息与行驶轨迹计算车辆的横向偏差;验证横向偏差是否在预设偏移范围内,如果在预设偏移范围内则生成试验有效信息;若超过预设偏移范围,则生成试验无效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前大灯照明性能的动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效性判定模块还用于获取驾驶信息;驾驶信息包括人类驾驶或机器人驾驶;如果是人类驾驶,效性判定模块还用于将预设偏移范围设置为±30cm;如果是机器人驾驶,效性判定模块还用于将预设偏移范围设置为±1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前大灯照明性能的动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度数据测量点包括能见度基准测量点和2个能见度实际测量点;能见度基准测量点位于车道的边界线上;2个能见度实际测量点的连线经过能见度基准测量点且垂直于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41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医疗器械
- 下一篇: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