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5703.1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8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一鸣;周保生;徐亚非;肖帅;王志强;王红涛;梁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46;E02D19/18;E02D5/38;E02D5/74;E02D15/02;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曾敬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基坑 结构 支护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搅拌桩进行止水帷幕施工;
进行支护桩、立柱桩施工;
施工点土方开挖;
进行冠梁、内支撑施工;
进行锚杆、挂网喷锚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支撑换撑及拆除施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搅拌桩进行止水帷幕施工包括:场地平整;放线、桩机定位;预搅喷浆下沉;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喷浆下沉;重复喷浆搅拌提升至孔口;关闭搅拌机、清洗;移机位至下一根桩重并复以上工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支护桩施工,具体包括:平整场地;定桩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校正;钻孔;清孔;测孔深、检孔;安放钢筋笼;导管安装;搭设平台、安装漏斗;检查沉碴厚度;浇筑混凝土;截桩头;桩检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立柱桩施工,具体包括:场地平整;桩位放样;钻进成孔;终孔;下放钢筋笼;安装格构校正架并精确定位;格构柱与钢筋笼连接整体下放;格构柱与校正架牢固焊接;下导管并安装注浆管;二次清孔,泥浆及沉渣指标合格;灌注水下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立柱桩施工,具体还包括:检查格构柱的位置,及时校正,在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校正架,拨出护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点土方开挖,具体包括: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分段开挖的原则,每层开挖深度小于当排锚索设计标高下500mm,土方分段开挖长度每段小于30米;开挖出作业面后,应立即进行喷锚网支护作业,坑壁暴露时间小于48小时,下层土方开挖应待上排支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70%方可进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冠梁施工,具体包括:所述冠梁为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并设于所述支护桩的顶部,所述冠梁高度为800mm,宽度为1400mm,主筋为2*12Φ22+2*3Φ18,箍筋为2*Φ8@200,结点处箍筋间距加密为2*Φ8@100,砼强度为C30,所述支护桩嵌入所述冠梁长度为1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锚杆施工,具体包括:
钻孔:通过钻机及相匹配的钻头,用泥浆循环护壁法钻至设计深度以下50cm处;
清孔:钻至设计深度后,供清水洗孔、捞渣,直至孔口无泥浆为止;
注浆:在提钻前,在套管内注水泥浆;
提钻,插入锚杆,注浆毕,先往孔中插入锚杆后开始拔出套管;
补浆:在孔口进行补浆,在8-10小时后采用第二次注浆管进行劈裂加浆;
养护:锚杆施工后,为防止浆体初凝时被人为的扰动,在锚杆上设置明显的标记进行维护;
腰梁:待浆体初凝后,支模施工锚杆腰梁,完成7天-10天后开始张拉锁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网喷锚施工,具体包括:
坡面修整:开挖后坑壁留30~50mm土体采用人工修坡整平,喷射砼上层与下层衔接处,将上层接口处松散砼凿除,使钢筋露出足够的搭接长度;
钢筋网制作、安装:钢筋网采用Φ6.5@150x150双向钢筋,采用22号铁线“梅花”点绑扎,上下钢筋网绑扎搭接接头长度为200mm,并作半圆弯钩,用砂浆垫块,垫离底层喷射混凝土面40mm,钢筋网格允许偏差为±20mm,钢筋网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焊接长度不应小于网筋直径的1倍,土钉部位设置2根通长水平Φ14的加强筋和2根L=150mmΦ16的顶筋与土钉头部焊接牢固;
喷射砼:喷射砼采用32.5R复合水泥,选用干净的中粗砂和粒径小于15㎜的砾石,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2.5,喷料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水灰比为0.4~0.45;喷射砼时喷头应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并保持0.6~1.0m的距离;
坡面砼养护:喷射砼12小时后开始淋水养护,淋水养护不少于7天,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未经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57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