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5703.1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8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一鸣;周保生;徐亚非;肖帅;王志强;王红涛;梁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46;E02D19/18;E02D5/38;E02D5/74;E02D15/02;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曾敬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基坑 结构 支护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基建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包括:通过搅拌桩进行止水帷幕施工;进行支护桩、立柱桩施工;施工点土方开挖;进行冠梁、内支撑施工;进行锚杆、挂网喷锚施工;内支撑换撑及拆除施工。本发明设计新颖,有效的保证深基坑位移和周边建(造)物沉降在规范以内;不占基坑竖向空间,土方开挖时可采用大型设备进行施工,不需要倒土或转运,便于土方开挖;对后期主体施工大型设备安装有利;后期主体施工时只需换撑一道,便于主体施工和基坑回填;工序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渐完善,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市场的需求,地产开发商所取得的土地周边具有不同程度的建(构)物和市政设施,给深基坑施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基坑支护阶段如何便于施工且保证周边建(构)物和市政设施沉降及位移在规范以内成为了许多施工单位最为关心的问题。
现有深基坑支护方法通常有放坡开挖、桩+锚、桩+内撑等,无论是哪种支护形式均对周边情况和场地内情况有不同程度的要求;随着政府部门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开发商考虑其施工成本等情况下,如何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高土方作业速度的问题逐渐引起了工程界的重视,故,迫切需要一种既能保证深基坑开挖安全也能保证土方开挖速度的支护形式及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深基坑撑锚结构支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搅拌桩进行止水帷幕施工;进行支护桩、立柱桩施工;施工点土方开挖;进行冠梁、内支撑施工;进行锚杆、挂网喷锚施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内支撑换撑及拆除施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过搅拌桩进行止水帷幕施工包括:场地平整;放线、桩机定位;预搅喷浆下沉;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喷浆下沉;重复喷浆搅拌提升至孔口;关闭搅拌机、清洗;移机位至下一根桩重并复以上工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行支护桩施工,具体包括:平整场地;定桩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校正;钻孔;清孔;测孔深、检孔;安放钢筋笼;导管安装;搭设平台、安装漏斗;检查沉碴厚度;浇筑混凝土;截桩头;桩检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行立柱桩施工,具体包括:场地平整;桩位放样;钻进成孔;终孔;下放钢筋笼;安装格构校正架并精确定位;格构柱与钢筋笼连接整体下放;格构柱与校正架牢固焊接;下导管并安装注浆管;二次清孔,泥浆及沉渣指标合格;灌注水下砼。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行立柱桩施工,具体还包括:检查格构柱的位置,及时校正,在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校正架,拨出护筒。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施工点土方开挖,具体包括: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分段开挖的原则,每层开挖深度小于当排锚索设计标高下500mm,土方分段开挖长度每段小于30米;开挖出作业面后,应立即进行喷锚网支护作业,坑壁暴露时间小于48小时,下层土方开挖应待上排支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70%方可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行冠梁施工,具体包括:所述冠梁为钢筋混凝土材质制成并设于所述支护桩的顶部,所述冠梁高度为800mm,宽度为1400mm,主筋为2*12Φ22+2*3Φ18,箍筋为2*Φ8@200,结点处箍筋间距加密为2*Φ8@100,砼强度为C30,所述支护桩嵌入所述冠梁长度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未经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5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