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压成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7246.X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3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晨;何通;张玉亭;蒋小飞;杨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小鸭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30 | 分类号: | B21D53/30;B21D2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融智邦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5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压成型装置,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工位、n个滚压成型工位和下料工位、上下料机构和滚压成型机;控制器与所述上下料执行机构和所述上下料夹手连接,用于输送每个轮辋依次通过n个滚压成型工位,且同步完成n个滚压成型机的上料或下料动作。本发明通过将n个滚压成型机集中设置,利用同一套上下料机构同步完成n个滚压成型机点到点的上下料动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减少工件上下料时间,提高工件加工效率;空间上,节省占地空间,更加集成化,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轮辋加工的滚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内胎汽车轮辋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冷滚压成型工序处理。而现有的多道冷滚压成型用的滚型机通常分散设置,占用空间大,且相邻两个工序之间需要较为繁琐的转运过程,且轮辋滚型机的上下料多需要人工操作,效率慢,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压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滚压成型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工位、n个滚压成型工位和下料工位,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以及还包括:上下料机构和滚压成型机;
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控制器、基座和上下料执行机构;
每个滚压成型工位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滚压成型机;
所述滚压成型机上设置有第一滚型模具,被滚压处理的轮辋套装在第一滚型模具上;
n个滚压成型机并排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同一侧,n个滚压成型机的n个所述第一滚型模具等轴距设置(即n个第一滚型模具的中心轴距间隔相等);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n+1个上下料夹手;n+1个轮辋被所述上下料夹手夹持后,相邻两个轮辋的中心轴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滚型模具的轴距相等;
所述上下料执行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基座移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上下料执行机构和所述上下料夹手连接,用于输送每个轮辋依次通过n个滚压成型工位,且同步完成n个滚压成型机的上料或下料动作。
工作时,每个上下料夹手在相邻的两个工位之间往复移动,轮辋在n+1个上下料夹手之间依次传递,具体而言,第1上下料夹手将上料工位上的轮辋输送到第1滚压成型工位(靠近上料工位一侧的第一滚压成型工位),并将轮辋装夹到第1滚压成型机的第一滚型模具上(完成第1滚压成型机的上料工作);第i上下料夹手将第i-1滚压成型机上的轮辋取下(完成第i-1滚压成型机的下料工作)后,并输送到第i滚压成型工位,将轮辋装夹到第i滚压成型机的第一滚型模具上(完成第i滚压成型机的上料工作);其中,n≥i≥2;第n+1上下料夹手将第n滚压成型机上的轮辋取下(完成第n滚压成型机的下料工作)后,并输送到下料工位上。n个滚压成型机的上下料工作同步完成。
本发明通过将n个滚压成型机集中设置,利用同一套上下料机构同步完成n个滚压成型机点到点的上下料动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减少工件上下料时间,提高工件加工效率;空间上,节省占地空间,更加集成化,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料夹手为磁性夹手。优选地为磁性尼龙夹手。当然,上下料夹手还可以其他机械式夹持机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上料工位上的轮辋搬运到第1上下料夹手夹持口的入料机构;入料机构包括:第一多轴联动输送机构和第一夹持机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第n+1上下料夹手夹持口处的轮辋搬运到所述下料工位上的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第二多轴联动输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小鸭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小鸭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72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建材钢管冲孔模具的固定组件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板热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