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用低异味、低VOC聚氨酯泡沫材料及其制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8119.1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3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程亚非;李宇彤;涂恒强;漆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K9/06;C08K7/24;C08J9/14;C08J9/12;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丽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异味 voc 聚氨酯 泡沫 材料 及其 制法 | ||
1.一种汽车座椅用低异味、低VOC聚氨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料、B料和C料;以重量份计,其中,A料为异氰酸酯60~130份,B料包括聚醚多元醇60~120份、发泡剂3~5份、催化剂0.5~1.5份和辅料5~15份,C料为改性活性炭颗粒5~20份,所述改性活性炭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0~2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低异味、低VOC聚氨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A料为异氰酸酯90~120份,B料包括聚醚多元醇90~110份、发泡剂3~4份、催化剂0.8~1.2份和辅料8~12份,C料为改性活性炭颗粒8~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用低异味、低VOC聚氨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A料为异氰酸酯110份,B料包括聚醚多元醇100份,发泡剂3份、催化剂0.9份,辅料13份,C料为改性活性炭颗粒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低异味、低VOC聚氨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活性炭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00~1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低异味、低VOC聚氨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二氯甲烷、液态二氧化碳、HCFC-14LB和HCFC-22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低异味、低VOC聚氨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二甲氨基乙氧基乙醇、四甲基二丙烯三胺和改性二甲基环己胺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低异味、低VOC聚氨酯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硅酮泡沫、二乙醇胺、三羟基甲基丙烷或三乙醇胺。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汽车座椅用低异味、低VOC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比为2~3:1,将活性炭颗粒与硅烷偶联剂放入温度为50~60℃的纯净水中搅拌,并加入适量磷酸使其pH值为6,搅拌3~5h后,烘干,即可得到改性后的活性炭颗粒;
(2)通过送料管将上述改性后的活性炭颗粒匀速送入装有A料的反应釜中,充分搅拌30~60min,得到混合溶液A;
(3)向步骤(2)的混合溶液A中加入所述B料,搅拌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溶液B;
(4)再将所述混合溶液B注入温度为120~160℃的模具中进行反应,即得聚氨酯泡沫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椅用低异味、低VOC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81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用自锁抓取机器人
- 下一篇:按压式储墨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