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8441.4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8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勇阳一郎;今村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W10/08;B60W10/02;B60W20/10;B60W20/20;B60W30/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静;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控制 装置 | ||
在切换动力传递状态的模式时,抑制多个离合器的接合、释放状态的控制上的识别与实际的接合、释放状态的偏差,稳定地执行控制。在具备对驱动力源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状态进行切换的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并根据各离合器的接合、释放的状态的组合来设定动力传递状态不同的多个模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中,在基于模式切换指示从Lo模式向Hi模式切换的情况下,在维持第1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的同时使第2离合器动作为接合状态来设定直接连结模式,然后在维持第2离合器的接合状态的同时使第1离合器动作为释放状态来设定Hi模式,并且,在从Lo模式转变为直接连结模式之后,对模式切换指示进行确定,完成基于该模式切换指示的向Hi模式的模式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混合动力车辆搭载发动机和马达来作为驱动力源,具备动力传递机构,该动力传递机构在驱动力源与驱动轮之间传递转矩、并且能够根据行驶状态来对转矩的传递状态进行切换。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将发动机、第1马达以及第2马达作为驱动力源,具备在发动机以及第1马达与驱动轮之间传递转矩的第1动力传递部和在第2马达与驱动轮之间传递转矩的第2动力传递部。第1动力传递部是由两组行星齿轮机构构成的所谓的动力分割机构,对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和第1马达的输出转矩进行分割、合成后向驱动轮侧进行传递。在该第1动力传递部设置有第1离合器、第2离合器以及制动器,所述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分别选择性地将各行星齿轮机构中的某两个旋转元件连结,所述制动器在限制发动机的输出轴的旋转的情况下和将发动机的输出转矩的旋转方向反转后向驱动轮侧进行传递的情况下接合。并且,通过分别对那些第1离合器、第2离合器以及制动器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来适当地设定转矩的传递状态(动力分割比、变速比等)不同的多个行驶模式(或者变速模式)。第2动力传递部将第2马达的输出转矩传递至驱动轮。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发动机、第1马达以及第2马达作为驱动力源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在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中,发动机经由作为所谓的动力分割机构来发挥功能的第1行星齿轮机构而连结于驱动轮侧。第1马达经由第2行星齿轮机构和第1行星齿轮机构而连结于驱动轮侧。第2马达经由减速齿轮和反转齿轮(counter gear)等而连结于第2行星齿轮机构和驱动轮侧。在第1行星齿轮机构设置有选择性地将第1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与行星架连结的离合器、和选择性地限制太阳轮的旋转的制动器。并且,通过分别对那些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来适当地设定例如Lo模式或者Hi模式(超速(overdrive)状态)等多个行驶模式(或者变速模式),Lo模式是直接连结发动机的输出轴来传递转矩的模式,Hi模式是使发动机的输出轴的转速相对于车速降低来传递转矩的模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036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11459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混合动力车辆中,通过对多个离合器、制动器等接合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从而进行行驶模式或者变速模式等模式的切换。在这些任何混合动力车辆中,多个接合机构都构成为能够分别相互独立、另外同时地进行动作。即成为:各个接合机构相互在机械上不关联,相互独立地进行动作。另外,有时对各个接合机构的动作状态进行检测,基于其检测结果来进行各个控制。该动作的检测例如能够通过设置于接合机构或者其致动器的行程终点(stroke end)等的传感器来进行。在该情况下,例如在行程途中,即使通过传感器检测到开始了行程这一情况,也得不到到达了行程终点的信号。因此,有可能产生如下事态:在需要在从开始行程到到达行程终点为止的期间开始任一新的控制的情况下,基于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而在控制上识别到的接合机构的动作状态与实际的动作状态会不同,会无法实施恰当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8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