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薄壁件加工自动装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0142.4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1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杜洋;朱忠良;雷思聪;张骏;邓文敬;杨萍;梁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余岢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薄壁 加工 自动 系统 | ||
本发明的环形薄壁件加工自动装夹系统包括沿同一圆周排布的多个夹紧定位装置,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夹紧定位装置包括下压左旋气缸、下压右旋气缸、直推气缸、挡板及连接架;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架的一端;所述下压左旋气缸、所述下压右旋气缸和所述直推气缸均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且所述下压左旋气缸和所述下压右旋气缸分别置于所述直推气缸的两侧;所述下压左旋气缸、所述下压右旋气缸和所述直推气缸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驱动所述直推气缸径向移动,改变所述直推气缸与所述挡板之间的间距。本发明的装夹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扩展性强、装夹效率高、稳定可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薄壁件加工自动装夹系统。
背景技术
薄壁件加工时,存在薄壁易变形且夹具不易固定的难题,导致加工产生刀纹、加工精度无法保证等现象,严重影响薄壁件的加工质量和使用性能。因此在薄壁件成形加工的过程中必须使用稳定有效的装夹系统,尽可能防止薄壁件变形的产生。
传统的薄壁件装夹一般采用螺纹连接方式,直接压紧装夹,容易造成薄壁件过度压紧带来的松开夹具后薄壁件回弹变形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尺寸的薄壁件,需拆卸夹具并重新进行定位,此方式造成了装夹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薄壁件加工自动装夹系统,提高加工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薄壁件加工自动装夹系统,包括沿同一圆周排布的多个夹紧定位装置,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夹紧定位装置包括下压左旋气缸、下压右旋气缸、直推气缸、挡板及连接架;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架的一端;所述下压左旋气缸、所述下压右旋气缸和所述直推气缸均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且所述下压左旋气缸和所述下压右旋气缸分别置于所述直推气缸的两侧;所述下压左旋气缸、所述下压右旋气缸和所述直推气缸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驱动所述直推气缸径向移动,改变所述直推气缸与所述挡板之间的间距。
上述环形薄壁件加工自动装夹系统,其中,在所述下压左旋气缸的顶部压板以及所述下压右旋气缸的顶部压板均处于初始状态下,将环形薄壁件置于所述挡板与所述直推气缸之间;所述控制单元驱动所述直推气缸径向移动,移向所述挡板,从而推动环形薄壁件作径向微调,直至环形薄壁件接触所述挡板,使环形薄壁件径向压紧;接着,所述控制单元驱动所述下压左旋气缸的顶部压板以及所述下压右旋气缸的顶部压板旋转90°,直至处于环形薄壁件上方,并向下逐渐压紧环形薄壁件,实现环形薄壁件轴向压紧。
上述环形薄壁件加工自动装夹系统,其中,所述环形薄壁件加工自动装夹系统还包括多个直线运动组件,一所述直线运动组件对应一所述夹紧定位装置;所述夹紧定位装置的连接架安装在所述直线运动组件上;所述直线运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直线运动组件径向运动,从而带到所述夹紧定位装置径向运动。
上述环形薄壁件加工自动装夹系统,其中,所述直线运动组件包括直线电机、丝杠螺母、导轨滑块和导轨;所述直线电机安装于所述导轨的一端;所述导轨滑块设置所述导轨上;所述丝杠螺母一端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另一端连接所述导轨滑块;所述直线电机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直线电机驱动所述丝杠螺母径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导轨滑块在所述导轨上径向运动;所述夹紧定位装置的连接架安装在所述导轨滑块上。
上述环形薄壁件加工自动装夹系统,其中,所述工作台为圆形转盘,所述直线运动组件的导轨设置在圆形转盘的半经上。
上述环形薄壁件加工自动装夹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工控机、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均与所述工控机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下压左旋气缸和所述下压右旋气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直推气缸连接;所述工控机与所述直线电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01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用废料处理装置
- 下一篇:煤岩两用液动锤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