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δ冠状病毒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三重FQ-PCR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1586.X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闫若潜;班付国;刘影;王东方;谢彩华;杨海波;郭育培;王淑娟;马震原;赵雪丽;王华俊;王翠;柴茂;刘梅芬;朱前磊;申水莹;唐攀;雷从从;杨鹏霞;刘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商秀玲 |
地址: | 45000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行性 腹泻 病毒 冠状病毒 急性 综合征 三重 fq pcr 检测 方法 | ||
1.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δ冠状病毒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三重FQ-PCR检测的引物探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探针组包含3对特异性引物和3条探针,其中,3对特异性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SEQ ID NO.3-4和SEQ ID NO.5-6所示;3条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9所示;各引物和探针的工作浓度比为:SEQ ID NO.1所示引物、SEQ ID NO.2所示引物和SEQ ID NO.7所示探针的浓度比为1:1:1;SEQ ID NO.3所示引物、SEQ ID NO.4所示引物和SEQ ID NO.8所示探针的浓度比为1:1:2;SEQ ID NO.5所示引物、SEQ ID NO.6所示引物和SEQ ID NO.9所示探针的浓度比为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探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5’端标记荧光基团为选自FAM、VIC、CY5、HEX、TET、JOE、CY3、TAMRA、ROX中的任一种;所述探针的3’端标记淬灭基团为选自MGB、BHQ2、BHQ1、BHQ3、Dabcyl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探针组,其特征在于,3条探针的5’端标记荧光基团分别为FAM、VIC、CY5,3’端标记淬灭基团分别为MGB、BHQ2和BHQ2。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引物探针组在制备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δ冠状病毒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检测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5.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δ冠状病毒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检测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引物探针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中,各引物和探针的工作浓度为:SEQ ID NO.1所示引物0.3µmol/L、SEQ ID NO.2所示引物0.3µmol/L、SEQ ID NO.7所示探针0.3µmol/L、SEQ ID NO.3所示引物0.2µmol/L、SEQ ID NO.4所示引物0.2µmol/L、SEQID NO.8所示探针0.4µmol/L、SEQ ID NO.5所示引物0.2µmol/L、SEQ ID NO.6所示引物0.2µmol/L、SEQ ID NO.9所示探针0.4µmol/L。
7.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δ冠状病毒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的三重FQ-PCR的非诊断目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待测样品的RNA,将待测样品的RNA反转录得到cDNA,以cDNA为模板利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引物探针组,进行三重FQ-PCR检测,根据扩增反应结果判断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δ冠状病毒、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重FQ-PCR检测的反应体系中引物和探针的工作浓度比为:SEQ ID NO.1所示引物、SEQ ID NO.2所示引物和SEQ ID NO.7所示探针的浓度比为1:1:1;SEQ ID NO.3所示引物、SEQ ID NO.4所示引物和SEQ ID NO.8所示探针的浓度比为1:1:2;SEQ ID NO.5所示引物、SEQ ID NO.6所示引物和SEQ ID NO.9所示探针的浓度比为1: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重FQ-PCR检测的反应体系中引物和探针的工作浓度为:SEQ ID NO.1所示引物0.3µmol/L、SEQ ID NO.2所示引物0.3µmol/L、SEQ ID NO.7所示探针0.3µmol/L、SEQ ID NO.3所示引物0.2µmol/L、SEQ ID NO.4所示引物0.2µmol/L、SEQ ID NO.8所示探针0.4µmol/L、SEQ ID NO.5所示引物0.2µmol/L、SEQ IDNO.6所示引物0.2µmol/L、SEQ ID NO.9所示探针0.4µmol/L。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重FQ-PCR检测的反应程序如下:95℃ 30 s,1个循环;95℃ 5 s,60℃ 30 s,40个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15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