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和中空玻璃用铝隔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2873.2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5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平;张国良;包黎明;武日亮;伊仙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常铝北方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21/02;C22F1/043;E06B3/6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 |
地址: | 014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中空玻璃 用铝隔条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带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和中空玻璃用铝隔条。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铝合金成分及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将不含钛元素的原料加入熔炼炉中熔化并升温,接着依次进行第一次精炼、第一次除渣、搅拌、分析和调整成份,得到铝液;(2)将铝液转移至静置炉,依次进行静置、第二次精炼、除气和第二次除渣,接着加入含钛元素原料,然后铸轧成板坯;(3)将板坯通过多道次轧制至预定厚度,在预定厚度下重卷切边,接着继续轧制至成品厚度,然后依次进行低温去应力退火、拉弯矫直和剪切。所述方法制得的铝合金带材,在同样的厚度下,具有较高的强度,较高的耐腐蚀性,适合于中空玻璃较复杂的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带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和中空玻璃用铝隔条。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高铁行业的高速发展,中空玻璃以其良好的隔音、隔热、防紫外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而中空玻璃所用的隔条是以铝及铝合金为原料的铝制品。其表面经过处理以后光亮度高、平整度高、气孔均匀以及抗老化和装饰漂亮美观等性能,同时具有不易氧化、耐腐蚀,对干燥剂不产生任何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居家门窗和办公环境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由于中空玻璃铝隔条是承载分子筛和隔离中空玻璃原片,起支撑作用的结构制品,同时会受到冷热交换产生的复杂环境,故要求其具有较高耐腐蚀性。与此同时,为了达到节约原材料以及轻型化的目的,中空玻璃铝隔条材料又在朝着厚度更薄的方向发展,同时兼顾上述的性能和特点。为了达到上述要求,相应的中空玻璃铝隔条材料要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工艺性能,并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因此,新型中空玻璃铝隔条材料用铝合金带材化学成份的选用至关重要,而其制造方法则是中空玻璃铝隔条材料能否达到性能要求的重要因素。
目前,现有的中空玻璃铝隔条材料主要是成分范围选择较窄,其中1100牌号铝合金是一种最常用的铝隔条用材,但是这些材料均不能完全满足中空玻璃铝隔条材料的特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铝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和中空玻璃用铝隔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铝合金带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铝合金成分及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将不含钛元素的原料加入熔炼炉中熔化并升温,接着依次进行第一次精炼、第一次除渣、搅拌、分析和调整成份,得到铝液;
(2)将步骤(1)所得铝液转移至静置炉,依次进行静置、第二次精炼、除气和第二次除渣,接着加入含钛元素的原料,然后铸轧成板坯;
(3)将步骤(2)所得板坯通过多道次轧制至预定厚度,在预定厚度下重卷切边,接着继续轧制至成品厚度,然后依次进行低温去应力退火、拉弯矫直和剪切。
优选地,在步骤(1)中,按照重量百分比Fe:0.3-0.58%,Si:1.35-2%,Cu:0.1-0.34%,Mn:0.5-1.2%,Zn≤0.25%,Ti:0.015-0.025%,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进行配料。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升温至温度为730-780℃。
优选地,所述不含钛元素的原料包括铝锭、铝铁中间合金锭、铝硅中间合金锭、铝锰中间合金锭、铝铜中间合金锭和锌锭;
所述含钛元素的原料为铝钛硼丝。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铸轧的的参数包括:轧辊辊径为845-855mm,铸轧区长度为47-60mm,前箱温度为687-697℃,铸轧速度为650-800mm/min,水温为23-25℃,水压为0.4-0.5MPa。
优选地,在步骤(3)中,控制所述预定厚度至成品厚度的冷加工率为4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常铝北方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包头常铝北方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2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