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圆纬机三角智能快速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6389.7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8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阿扁;赖槿峰;李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永良针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彭龙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圆纬机 三角 智能 快速 检测 系统 | ||
1.一种针织圆纬机三角智能快速检测系统,包括对针织圆纬机三角凹槽的几何参数进行检测的参数检测装置,和对参数检测装置进行供料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三角的凹槽进行阻力检测的阻力检测装置,和将输送装置上的三角夹持放置于参数检测装置上,并将参数检测装置上的三角夹持放置于阻力检测装置的第一夹持机构;所述阻力检测装置包括承载三角的承载机构,对三角的凹槽进行阻力检测的阻力检测机构,以及对承载机构上的三角进行抓取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阻力检测机构包括检测三角的待测凹槽第一方向摩擦力的第一检测装置,和检测待测凹槽第二方向摩擦力的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伸入到待测凹槽内并沿第一方向滑动的第一检测头;所述第一检测头包括与待测凹槽的第一侧壁相接触的第一检测爪,与待测凹槽的第二侧壁相接触的第二检测爪,以及张设于第一检测爪和第二检测爪之间的第一弹性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伸入到待测凹槽内并沿第二方向滑动的第二检测头;所述第二检测头包括与待测凹槽的第一侧壁相接触的第三检测爪,与待测凹槽的第二侧壁相接触的第四检测爪,以及张设于第三检测爪和第四检测爪之间的第二弹性支撑部件;所述第一工作台的上表面形成有容置三角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一侧形成有与三角的第一开口相对应并供第一检测头滑入第一开口的第一进口,另一侧形成有与三角的第二开口相对应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具有第一滑入端和第一滑出端,所述第一滑入端到第一滑出端的宽度尺寸逐渐变小,所述第一滑出端的宽度尺寸小于第一开口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二工作台的上表面形成有容置三角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一侧形成有与三角的第二开口相对应并供第二检测头滑入第二开口的第二进口,另一侧形成有与三角的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具有第二滑入端和第二滑出端,所述第二滑入端到第二滑出端的宽度尺寸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滑出端的宽度尺寸小于第二开口的宽度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圆纬机三角智能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二开口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二出口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一开口的宽度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圆纬机三角智能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形成有第一检测头过渡的第一过渡轨道;所述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形成有第二检测头过渡的第二过渡轨道;所述第一过渡轨道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一出口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二过渡轨道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二出口的宽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织圆纬机三角智能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一侧设有供第二夹持机构夹持的第一缺口,第一定位槽的另一侧设有供第二夹持机构夹持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一侧设有供第二夹持机构夹持的第三缺口,第二定位槽的另一侧设有供第二夹持机构夹持的第四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织圆纬机三角智能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还包括有用于检测摩擦力大小的第一传感装置,所述第一传感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检测板、第二检测板、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一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板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固定座上,另一端和第一检测头相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板和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安装于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之间,所述第一力传感器安装于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还包括有用于检测摩擦力大小的第二传感装置,所述第二传感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三检测板、第四检测板、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二力传感器;所述第三检测板的一端铰接于第二固定座上,另一端和第二检测头相连接;所述第四检测板和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安装于第三检测板和第四检测板之间,所述第二力传感器安装于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永良针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永良针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63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