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接合组件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2088.5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3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胡乙钦;王月宏;马占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菱亿鑫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55/16;F16D11/16;F16F15/1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州市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接合 组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挡接合组件及装置,其中,换挡接合组件包括:档位齿轮、缓冲齿、第一弹性缓冲件以及第二弹性缓冲件;档位齿轮包括:齿轮本体、设置于齿轮本体上的轮槽、位于轮槽中间的齿轮轴,齿轮本体具有接合齿,接合齿分别沿轴向设置于齿轮本体的端面以及沿周向设置于齿轮本体的周侧面上;缓冲齿同轴地安装于档位齿轮的轮槽中,第一弹性缓冲件沿周向布置于档位齿轮和缓冲齿之间,第二弹性缓冲件沿轴向布置于档位齿轮和缓冲齿之间,使得缓冲齿初始状态下超出档位齿轮的接合齿设置。本发明在换挡过程中,能起到轴向和周向同时缓冲的作用,且根据两个方向的冲击程度,轴向弹性力和周向弹性力可分别设计,以适应不同冲击度下的缓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换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挡接合组件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用不带摩擦片式的电磁离合器换挡的自动变速箱、变速桥及带空挡的电驱动桥等变速箱都存在整车动力中断时间长、换挡异响、换挡冲击大及摘挂档困难和失败的问题。
动力中断时间长和摘挂档困难会导致整车在需要动力输出时,动力总成动力输出不足和整车车速下降得比较严重,甚至是在上坡过程中导致后溜,驱动电机电流过大烧毁,严重影响整车功能安全和乘客的驾驶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用摩擦片式的电磁离合器和液压离合器换挡的自动变速箱虽解决了整车动力中断问题,但离合器结合冲击一直没有解决。其原因在于换挡接合结构不具备轴向缓冲装置和周向缓冲装置带来的问题。因此,本发明针对整车动力中断时间长、换挡异响、换挡冲击大及摘档困难和摘档失败的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挡接合组件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挡接合组件,其包括:档位齿轮、缓冲齿、第一弹性缓冲件以及第二弹性缓冲件;
所述档位齿轮包括:齿轮本体、设置于所述齿轮本体上的轮槽、位于所述轮槽中间的齿轮轴,所述齿轮本体具有接合齿,所述接合齿分别沿轴向设置于所述齿轮本体的端面以及沿周向设置于所述齿轮本体的周侧面上;
所述缓冲齿同轴地安装于所述档位齿轮的轮槽中,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件沿周向布置于所述档位齿轮和缓冲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缓冲件沿轴向布置于所述档位齿轮和缓冲齿之间,使得所述缓冲齿初始状态下超出所述档位齿轮的接合齿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换挡接合组件的改进,所述轮槽的底部开设有收容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件的弹簧槽。
作为本发明的换挡接合组件的改进,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件为一弹簧,其一端与所述弹簧槽相抵靠,另一端与所述缓冲齿相抵靠。
作为本发明的换挡接合组件的改进,所述缓冲齿相对所述轮槽底部的一面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弹簧相抵靠的弹簧挡块。
作为本发明的换挡接合组件的改进,所述轮槽的底部还开设有沿周向延伸设置的限位槽,所述缓冲齿相对所述轮槽底部的一面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的换挡接合组件的改进,所述限位槽为两条,两条限位槽中心对称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换挡接合组件的改进,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件为一波形弹簧,其收容于所述轮槽中,并施加轴向的缓冲作用力在所述缓冲齿上。
作为本发明的换挡接合组件的改进,所述换挡接合组件还包括一卡圈,所述卡圈位于所述档位齿轮和缓冲齿之间,且所述卡圈部分收容于所述齿轮轴的卡圈槽中。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挡结合装置,其包括:滑动接合齿轮以及如上所述的换挡接合组件;
所述滑动接合齿轮经所述缓冲齿的缓冲后,与所述档位齿轮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菱亿鑫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菱亿鑫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0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