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酰胺酶及其应用和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2479.7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高仰哲;吴法浩;李钢;王志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红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86 | 分类号: | C12N9/86;C12N15/55;C12P41/00;C12P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234001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酰胺 及其 应用 拆分 制备 内酯 方法 | ||
1.一种内酰胺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酰胺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其用于编码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酰胺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酰胺酶在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中的应用。
5.一种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在缓冲液体系中,将底物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酰胺酶混合反应,所述底物为2-氮杂双环[2.2.1]庚-5-烯-3-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15~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20~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25~3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酰胺酶的用量为所述底物质量的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酰胺酶的用量为所述底物质量的1%。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在缓冲溶液体系中的浓度小于700g/L。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在缓冲溶液体系中的浓度为500~600 g/L。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在缓冲溶液体系中的浓度为550~600 g/L。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溶液体系为磷酸盐缓冲液。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8~12mM。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液保持pH为6~8。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液保持pH为7。
18.根据权利要求5~16任一项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后,加入有机溶剂进行萃取。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酶法拆分制备(1R,4S)-文斯内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后,先进行浓缩,再加入有机溶剂进行萃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红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红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24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包装容器
- 下一篇:一种固体温拌改性双效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