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顶自卸车举升结构支架和前顶自卸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3183.7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6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晋雯;赵浩南;陈诚;葛军;张胜兰;王小军;李长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16 | 分类号: | B60P1/16;B60P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红***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车 结构 支架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前顶自卸车举升结构支架和前顶自卸车,涉及自卸车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横跨设置于自卸车车架上并套设于变速箱外的门式支架,由于门式支架为框架式结构,因此,采用该门式支架来安装油缸,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优势,其还为变速箱的维修提供了可操作空间;且门式支架与变速箱之间无需安装整体式副梁,可减轻整备质量,进而降低油耗,货箱可直接安装于车架的上翼面处,使得整车重心降低,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因此,本申请不仅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且质量轻、重心低,还有利于进行变速箱的维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卸车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顶自卸车举升结构支架和前顶自卸车。
背景技术
自卸车主要运用于货物倒运,其中,前顶式自卸车的使用较为广泛和普遍,其具有速度慢、力量大、稳定性好和腰顶速度快等优势,可为用户提供更为合理的结构、更为可靠的性能以及更高安全系数的服务。
相关技术中,参见图1和图2所示,前顶式结构中用于安装油缸14的油缸下支架15布置于大箱前部,且该位置处于变速箱13上部,而变速箱13上部分的部件高于自卸车车架5的上翼面,为防止油缸下支架15与变速箱13之间的干涉,自卸车在改装时需在两者之间加装副梁16,并将油缸下支架15固定在副梁16上,但由于油缸下支架15采用的是箱式支架结构,其会使得变速箱13被箱式支架结构完全覆盖,进而导致变速箱13的后期维修较为困难;此外,由于副梁16的结构重量较大,使得车辆的整体质量偏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前顶自卸车举升结构支架和前顶自卸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油缸支架为箱式支架结构并需将其固定至加装的副梁上而导致的变速箱维修困难和车辆质量偏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顶自卸车举升结构支架,包括门式支架,所述门式支架横跨设置于所述自卸车车架上并套设于所述变速箱外,所述门式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门式支架和第二门式支架,所述第一门式支架和所述第二门式支架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安装所述油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举升结构支架还包括两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外壁与所述门式支架的支腿连接,内壁与所述自卸车车架的纵梁外侧壁连接。
所述举升结构支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自卸车车架上,所述第一门式支架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前顶自卸车连接。
所述举升结构支架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一端与所述门式支架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门式支架的支腿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第二门式支架的顶部设有凹槽。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前顶自卸车,包括上述一种前顶自卸车举升结构支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顶自卸车还包括两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外壁与所述门式支架的支腿连接,内壁与所述自卸车车架的纵梁外侧壁连接。
所述前顶自卸车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自卸车车架上,所述第一门式支架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前顶自卸车连接。
所述前顶自卸车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一端与所述门式支架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门式支架的支腿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前顶自卸车包括稳定杆和货箱底板,所述稳定杆一侧与所述自卸车车架的横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货箱底板固定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不仅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且质量轻、重心低,还有利于进行变速箱的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31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