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坐姿状态躯干损伤急救的分段式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3552.2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1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强;王伟;杨玲玲;李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A61F5/055 |
代理公司: | 上海政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9 | 代理人: | 辇甲武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坐姿 状态 躯干 损伤 急救 段式 固定器 | ||
1.一种用于坐姿状态躯干损伤急救的分段式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躯干基板、组合式头颈带、腋下支撑棒、肩带、腰部固定带及托臀带,
组合式头颈带、腋下支撑棒、腰部固定带及托臀带自上而下分段设置于躯干基板上;
所述躯干基板上部为头板,之下设有托肩板,再下设有收腰弧,最下部设有臀板,头板上设有中分长槽,托肩板上设有腋棒连接孔,收腰弧左右对称,整个躯干基板上在非主要受力部位设计有材料剔除或剔薄的镂空孔;
所述组合式头颈带主要包括头箍和下巴托;
所述腋下支撑棒由齿条拉杆、锁止销、离合弹簧和空心棒所组成,齿条拉杆的一端通过螺钉、螺帽固定在躯干基板上,锁止销和离合弹簧安装在空心棒内,且三者活动/锁定连接在齿条拉杆上,腋下支撑棒与肩带相结合,用于固定躯干损伤患者并支撑其上肢与肩部重量;
所述腰部固定带与躯干基板的收腰弧相结合,用于固定躯干损伤患者的腰部;
所述托臀带包括裆带和胯带,胯带为左右对称的两个,托臀带用于支撑躯干损伤患者的臀部及下肢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坐姿状态躯干损伤急救的分段式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颈带包括头顶带、环带、下巴带,三者通过刺毛可拆连接,并与躯干基板通过刺毛可拆连接,头颈带的头顶带与下巴带防止躯干损伤患者颈部损伤时头部的上下活动,头顶带与环带组合使用防止躯干损伤患者颈部损伤时头部的左右活动,环带通过刺毛连接把患者固定在躯干基板上,可防止患者头部的前后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坐姿状态躯干损伤急救的分段式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拉杆一端螺钉、螺帽可转动连接在躯干基板上,另一端设有凸台,中间设有牙齿条;
所述锁止销一端含有防转平台,另一端设有牙齿盘,中间通过连杆相连;
所述空心棒为中空结构,内部一边设有与锁止销防转平台相配合防转条;
所述锁止销通过离合弹簧安装在空心棒的内部,且锁止销的牙齿盘与齿条拉杆的牙齿条相啮合,按压锁止销的端头可实现锁止销与齿条拉杆的离合,从而控制/调整空心棒在齿条拉杆上的停驻位置,结合齿条拉杆相对躯干基板可相对转动,则可实现腋下支撑棒的空心棒能根据不同伤员的身宽、腋高而进行上下左右调整位置,以更好地为伤员腋下提供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坐姿状态躯干损伤急救的分段式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套,所述护套作为保护套套装在空心棒外面上,护套为棉质或丁腈橡胶、泡沫、海绵柔软材质所制作成,以减轻腋下支撑棒对伤员腋下的局部压力,增加舒适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坐姿状态躯干损伤急救的分段式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颈托,所述颈托为马鞍形,可采用低温板材热缩成型到躯干损伤患者颈部损伤时的下巴部位,颈托上设有固定带,固定带通过刺毛连接到躯干基板上,并可拆卸,颈托用于固定躯干损伤患者颈部并支撑其头部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坐姿状态躯干损伤急救的分段式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拉杆还包括阶梯螺钉及可拆卸连接在阶梯螺钉上的匙孔拉杆,阶梯螺钉上设有台阶,匙孔拉杆上设有钥匙孔,钥匙孔与台阶相配合,方便挂入及拆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坐姿状态躯干损伤急救的分段式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拉杆还包括离散孔杆,离散孔杆上设有多个钥匙孔,可按需把其中一个钥匙孔挂入到阶梯螺钉的台阶上,实现调整腋下支撑棒的伸出长度,从而可对不同肩宽和腋高的患者,分尺寸段适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坐姿状态躯干损伤急救的分段式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基板、组合式头颈带、腋下支撑棒、肩带、腰部固定带及托臀带组合在一起,通过组合式头颈带、腋下支撑棒、肩带、腰部固定带及托臀带把伤员分段固定到躯干基板上,使上述各部分有机组合构成了躯干损伤患者在急救时的躯干固定装置,该装置可针对躯干损伤患者急救时固定不充分及固定方式设置不合理而造成患者脊柱受力分担不均、应力集中、易产生二次伤害及无法快速进行急救搬运、患者转移问题,而采用符合人体体型及生理形状的人际工效学设计,对伤员躯干进行分段固定的方式,解决了固定与搬运中合理分配躯干受力的问题,从而减少躯干损伤患者固定及转运过程中的二次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35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