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熔断器用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5623.2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春;李翔;徐成园;林须尧;方添文;郑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2;C22F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53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熔断 器用 铝合金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熔断器用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新能源汽车熔断器领域,针对现有的铝型材不适用于对安全性能要求高的汽车产品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镁0.4~0.75%、硅0.4~0.75%、铁0.05~0.5%、铜0.05~0.2%、锌0.05~0.2%、锰0.01~0.1%、铬0.01~0.1%、硼0.04~0.1%和混合稀土0.03~0.15%,其余为铝。本发明中,提高了铝合金的导电性能,增强合金时效强化效果与速率,采取了单级时效工艺,降低了设备及人工成本,适用于对安全性能要求高的汽车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熔断器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熔断器 用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与日俱增,全国大面积的雾霾 天气更是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在环境污染方面,汽车的影响不容忽视。 发展高效、节能、零排放的清洁型电动汽车已成为国内外汽车工业发 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续驶里程,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组的电压越来越高,可达到几百伏,能量可以达到几十甚至 上百千瓦时。动力电池组一旦发生短路,瞬间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存 在爆炸、起火的危险,严重地危及车辆及乘客的安全。为了保证车载 用电器和乘客的安全,防止短路及过载现象的发生,一般选用熔断器 进行保护。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中一般使用高压熔断器作为短路和过电流保 护的主动安全保护器件,电阻部件采用铝型材,要求铝型材具有较高 的导电率,当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以电流流过本身电阻产生的热量使 铝型材熔断,达到断开电路的目的,但因没有考虑到不同产品及环境 下对于铝型材强度的要求,不适用于对安全性能要求高的汽车产品, 为此我们设计出了新能源汽车熔断器用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来 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新能源汽车熔断器用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 决了现有的铝型材不适用于对安全性能要求高的汽车产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新能源汽车熔断器用铝合金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镁0.4~0.75%、硅0.4~0.75%、铁0.05~0.5%、铜0.05~0.2%、锌 0.05~0.2%、锰0.01~0.1%、铬0.01~0.1%、硼0.04~0.1%和混合 稀土0.03~0.15%,其余为铝。
优选的,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镁0.5%、硅0.5%、铁0.3%、 铜0.1%、锌0.1%、锰0.03%、铬0.03%、硼0.06%和混合稀土0.1%, 其余为铝。
优选的,混合稀土为La、Ce、Pr和Y以任意比例混合后的混合 稀土。
一种新能源汽车熔断器用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S1、按照原料的质量百分比备料;
S2、将S1中的原料投放到熔化炉内,以680~850℃的温度进行 熔化,并搅拌直至原料完全融化混合,除渣后得到6101系铝合金原 液;
S3、向S2中的6101系铝合金液中加入溶剂进行精炼,溶剂的重 量是6101系铝合金液的1~2‰,得到6101系铝合金精炼液;
S4、将S3中的6101系铝合金精炼液置于静置炉中静置,静置炉 的温度为650~750℃,静置后倒出,并进行在线除气过滤,得到6101 系铝合金液;
S5、用挤压设备对S4中的6101系铝合金液进行挤压生产,在线 淬火后得到6101系铝合金型材;
S6、将S5中的6101系铝合金型材锯切成段,风冷后检验入库。
优选的,S2中,投料时,混合稀土最后投到熔化炉中。
优选的,S2中采用的溶剂为晶粒细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5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