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7629.3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4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郝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恒泰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0 | 分类号: | B32B17/00;B32B17/06;B32B33/00;B32B37/10;B32B37/12;B32B37/15;B32B38/00;C03C27/12;C03C17/00;C03C17/30;B60J1/00;B60S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周文杰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防雾 玻璃 及其 制造 工艺 | ||
1.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包括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1)和所述内层玻璃(2)之间设有粘接胶层(3),所述粘接胶层(3)中均布有导电颗粒(4),所述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的两侧对称嵌合连接有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所述第一封边胶条(5)和所述第二封边胶条(6)均为E型条结构,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的中间筋条均嵌入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两侧的边条分别包覆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的外侧,所述外层玻璃(1)的正面气相沉积有疏水层(7),所述内层玻璃(2)的正面喷涂连接有防静电涂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边胶条(5)的中间筋条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501),所述第二封边胶条(6)的中间筋条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601),所述第一导线(501)电性连接电源正极,所述第二导线(601)电性连接电源负极,所述第一导线(501)与第二导线(601)通过均布的导电颗粒(4)电性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璃(1)表面喷涂的疏水层(7)为聚二甲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涂层(8)为纳米氧化钛涂层或纳米氧化铬涂层或纳米氧化锌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颗粒(4)为导电材料ITO,其规格为SnO2:In2O3为1:9。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胶水制备,在胶水中掺杂规格为SnO2:In2O3为1:9的ITO导电材料;
S2:玻璃涂胶,在外层玻璃(1)的一侧喷涂胶水A,在内层玻璃(2)的一侧喷涂胶水B;
S3:玻璃对接,将在外层玻璃(1)喷涂胶水A的一侧与内层玻璃(2)喷涂胶水B的一侧互相对接,并在二者完全对接前在其两侧分别嵌入第一封边胶条(5)和第二封边胶条(6);
S4:压制定型,将重合后的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在恒定定的压力下定型,使得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2)之间的厚度达到设定的尺寸;
S5:烘烤固化,将压制状态的组合玻璃体放置烘箱中静置24小时,直至胶水A和胶水B完全融合固化构成粘接胶层(3);
S6:静电层喷涂,将粘接玻璃的内层玻璃(2)正面喷涂融合有纳米氧化钛或纳米氧化铬或纳米氧化锌的PU胶水,并再次放入烘箱中烘干;
S7:气相沉积;将固化定型的两块粘接玻璃背靠背固定,保持两块粘接玻璃的外层玻璃(1)朝外,然后放入气相沉积室中,对外层玻璃(1)的表面沉积聚二甲硅氧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对接时从一侧至另一侧缓慢压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压接强度为每平方米18KN—20K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雾玻璃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S5步骤和S6步骤中,烘干温度为80摄氏度—100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恒泰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恒泰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76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