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复合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8263.1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1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兹·克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兰兹·克纳 |
主分类号: | B61D3/20 | 分类号: | B61D3/20;B61D4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俄旨淳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复合 系统 | ||
1.轨道复合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轨道对(3),具有至少一个车厢的第一轨道车辆(1)能够在所述第一轨道对上行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轨道车辆(1)的车厢中设置至少一个升降装置(23),利用所述升降装置能够运送集装箱(21)通过车厢底部中的开口并能够横向于车厢的纵向调整所述集装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3)能沿横向于车厢纵向方向延伸的导向结构(24)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能在车厢的侧壁(25、26)附近码放所述集装箱(21),使得在码放的集装箱(21)之间留出装载区域(27)。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具有行驶机构(28),所述行驶机构具有至少四个轴(29至3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轴(29至31)设置在行驶机构的沿行驶方向的前端部处,还有至少两个轴(32至34)设置在行驶机构(28)的沿行驶方向的后端部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行驶机构(28)的前端部处的至少一个轴以及后端部上的至少一个轴(30、33)具有带有轮缘的车轮(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机构(28)比集装箱(21)更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沿行驶方向在集装箱(21)的前面和/或后面在车厢中分别设有装载空间(35、3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沿行驶方向跨越各集装箱(21)设有至少一个贮藏空间(41、4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装箱(21)上方的区域中设有至少一个上部的码放空间(40)。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码放空间(40)向上限定侧向的贮藏空间(41、42)。
12.轨道复合系统,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机构(28)通过两个沿行驶方向隔开间距地前后设置的行驶机构部分(28a、28b)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机构部分(28a、28b)固定在下部的集装箱(21)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行驶机构部分(28a、28b)具有至少两个轴(29至31、32至34)。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车辆是大容量列车。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除了第一轨道对(3),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轨道对(5、6)。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轨道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轨道对(5、6)平行于第一轨道对(3)延伸并且设定为用于快速列车(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兰兹·克纳,未经弗兰兹·克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2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