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类金属锻件的锻造用胎模及锻造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48467.5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3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张翔;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明远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03;B21J5/02;B21J1/06;B21J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锻件 锻造 用胎模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锻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框类金属锻件的锻造用胎模及锻造成型方法;胎模板上开设有锻造模腔,且锻造模腔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安装冲槽;多个安装冲槽均可拆卸安装有冲槽头,且冲槽头内开设有螺纹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转动杆;螺纹转动杆的一端与螺纹腔螺纹连接,且螺纹转动杆的另一端位于胎模板的外侧;螺纹转动杆上套接有工字型压紧块,且工字型压紧块的端部挤压贴合到冲槽头的上端面;工字型压紧块的外侧壁贴合有挤压环,且挤压环套接在螺纹转动杆上;螺纹转动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且锁紧螺母贴合到挤压环上;框类锻件上锻造成型的凹槽可以提高凹槽的侧壁的应力和强度,同时提高了框架锻件的锻造成型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锻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框类金属锻件的锻造用胎模及锻造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只用简单的通用工具,或在锻造设备的上、下砧间直接对金属施加外力,使坯料产生塑形变形而获得所需几何形状及内部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称为自由锻,许多自由锻厂家在自由锻设备上采用活动胎膜成型,称为胎膜锻,与自由锻相比它锻造的锻件形状较复杂,尺寸较精确,外形与锻件较接近。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框类安装边锻件的锻造用胎模及锻造成型方法,专利申请号为:2017113362292,所述胎模包括上胎模和下胎模,上胎模和下胎模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型腔,下胎模的正面型腔和背面型腔中分别设有芯子,其中下胎模的正面型腔中的芯子用于配合上胎模的正面型腔锻压圈子,成型框类安装边锻件的扇形下边,下胎模的背面型腔与框类安装边锻件的扇形下边及两侧边外形一致。
上述胎膜虽然能够对框类锻件进行锻造成型;但当对小尺寸的框类金属锻件进行锻造时,当需要在锻件上形成多个凹槽时,大多是先对胚件进行锻造形成框架,然后通过切割装置对框架进行凹槽切合,该种成型方式当框类锻件承载重力时,容易导致框类锻件的凹槽处产生断裂或裂痕的现象,进而影响框类金属锻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框类金属锻件的锻造用胎模及锻造成型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而现有的小尺寸的框类金属锻件进行锻造时,当需要在锻件上形成多个凹槽时,大多是先对胚件进行锻造形成框架,然后通过切割装置对框架进行凹槽切合,该种成型方式当框类锻件承载重力时,容易导致框类锻件的凹槽处产生断裂或裂痕的现象,进而影响框类金属锻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框类金属锻件的锻造用胎模,包括胎模板和上凸模;所述胎模板上开设有锻造模腔,且锻造模腔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安装冲槽;多个所述安装冲槽均可拆卸安装有冲槽头,且冲槽头内开设有螺纹腔;所述安装冲槽的外侧壁开设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转动杆;所述螺纹转动杆的一端与螺纹腔螺纹连接,且螺纹转动杆的另一端位于胎模板的外侧;所述螺纹转动杆上套接有工字型压紧块,且工字型压紧块的端部挤压贴合到冲槽头的上端面;所述工字型压紧块的外侧壁贴合有挤压环,且挤压环套接在螺纹转动杆上;所述螺纹转动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且锁紧螺母贴合到挤压环上;所述冲槽头设置有多组,且每组冲槽头的厚度均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明远锻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吉明远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4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