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锡冶炼炉烟气脱硝系统及脱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8939.7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3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春;李辉;王彦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锡业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7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李红 |
地址: | 661017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蒙自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炼 烟气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锡冶炼炉烟气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水配浓装置(1),通过管路与氨水配浓装置连接的氨液储存装置(3),一端连接氨液储存装置、另一端通过多个氨液输送支路(13)伸入锡冶炼炉烟道(10)中的氨液输送分配管路(12),通过多个压缩空气支路(14)伸入锡冶炼炉烟道(10)中的压缩空气分配管路(11),连接氨液输送支路和压缩空气支路的雾化喷枪(7);在连接氨水配浓装置和氨液储存装置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2),在氨液输送分配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泵(4);所述氨液输送分配管路(12)沿锡冶炼炉烟道(10)的两侧和顶面设置,在氨液输送分配管路上连接分别从锡冶炼炉烟道的两侧和顶面伸入到烟道内的氨液输送支路(13);所述压缩空气分配管路(11)同样沿锡冶炼炉烟道的两侧和顶面设置,在压缩空气分配管路上连接分别从锡冶炼炉烟道的两侧和顶面伸入到烟道内的压缩空气支路(14);一个氨液输送支路(13)与一个压缩空气支路(14)配对,共同连接一个雾化喷枪(7),将雾化氨液喷入烟道内,进行烟气脱硝;在氨液输送分配管路(12)上设置有氨液控制阀(8),在压缩空气分配管路(11)上设置有压缩空气控制阀(9);在每一个氨液输送支路上均设置有氨水调节阀(6)、氨水流量计(17)和氨水压力表(19),在每一个压缩空气支路上均设置有压缩空气调节阀(5)、压缩空气流量计(18)和压缩空气压力表(20);在锡冶炼炉烟道(10)内设置有烟气在线监测装置(15)和氨气在线监测装置(16);所述氨液控制阀(8)、压缩空气控制阀(9)、氨水调节阀(6)、压缩空气调节阀(5)、氨水流量计(17)、压缩空气流量计(18)、氨水压力表(19)、压缩空气压力表(20)、烟气在线监测装置(15)和氨气在线监测装置(16)均与锡冶炼炉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冶炼炉烟气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液输送支路(13)和压缩空气支路(14)分别设置有8个,组成8对氨液输送支路和压缩空气支路的组合,分别连接8个雾化喷枪(7),在锡冶炼炉烟道(10)内前端间隔设置2个雾化喷枪,顶部间隔设置2个雾化喷枪,后端间隔设置4个雾化喷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锡冶炼炉烟气脱硝系统的脱销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在氨水配浓装置(1)中加入除盐水和氨水,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氨水溶液,通过第一输送泵(2)送到氨液储存装置(3)储存,然后用第二输送泵(4)将氨液通过氨液输送分配管路(12)输送分配至氨液输送支路(13);同时从压缩空气分配管路(11)送入的压缩空气被分配到压缩空气支路(14);氨液输送支路中的氨液和压缩空气支路中的压缩空气同时进入雾化喷枪(7)混合,形成氨液喷雾喷到锡冶炼炉烟道(10)内;
烟气在线监测装置(15)和氨气在线监测装置(16)将监测到的烟气信息和氨逃逸信息传送至锡冶炼炉自动控制系统,锡冶炼炉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于氨液输送分配管路(11)上的氨水控制阀(8)控制锡冶炼炉需要氨水的流量,通过每个氨液输送支路上的氨水流量计(17)、氨水压力表(19)和氨水调节阀(6)调节控制单支雾化喷枪的氨水流量,通过压缩空气控制阀(9)、每条压缩空气支路上的压缩空气流量计(18)、压缩空气压力表(20)和压缩空气调节阀(5)调节单支雾化喷枪雾化氨液所需的压缩空气量,雾化喷枪将雾化氨液喷入锡冶炼炉烟道高温区中,在锡冶炼炉烟道的横截面上与烟气垂直接触,在氨水雾化的瞬间扑捉烟气中的NOx并发生反应,脱除NOx,通过锡冶炼炉自动控制系统调节控制喷出的雾化氨液量与锡冶炼炉烟气中产生的NOX反应彻底,又不会喷出过量的氨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锡业分公司,未经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锡业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89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