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可拆卸鳍叶的消涡鳍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49221.X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1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章锐彪;赵鹏;田永坚;何坚;孙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1/28 | 分类号: | B63H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琦;陈继亮 |
地址: | 3112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消涡鳍 结构 | ||
一种带可拆卸鳍叶的消涡鳍结构,包括有一导流体,导流体内部为空腔,导流体外部是一端开口的4道或5道凹槽,凹槽内安装鳍叶,导流体后侧开圆孔,导流体前侧为法兰,法兰端面上有密封槽。当螺旋桨安装至螺旋桨轴上,并通过固定螺母压紧,先将导流体通过螺栓安装至螺旋桨桨毂上,通过导流体后端圆孔注入油脂,注满油脂后,用后端盖封闭起来,防止海水腐蚀零件而导致螺旋桨难以拆卸。最后,将鳍叶安装至导流体的凹槽内,并用不锈钢螺钉固定。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易于维护,而且能够减少螺旋桨后侧旋转水流的能力损失,降低螺旋桨尾流的激振力和噪音,进一步降低主机油耗,提升船舶推进性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带可拆卸鳍叶的消涡鳍结构,属于船舶推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推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功率、高转速发动机在船舶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相应地,螺旋桨转速也越来越高,从而使螺旋桨尾流中旋转能量损失问题更加突出。另外,随着减振降噪的要求越来越高,螺旋桨尾流诱导的振动噪音问题也亟待解决。为了减少这种能量的损耗,降低发动机的油耗,使得船舶更为绿色环保,因此,安装在螺旋桨前后的附加装置,在各类船舶中得到了相应的使用。目前,传统的附加装置中,普通型导流帽结构不具有鳍叶,不具有节能效果;而新型的具有鳍叶的消涡鳍,鳍叶与消涡鳍一体式构造,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仅应用于一些大型的船舶。当鳍叶损伤时,这类一体式结构的消涡鳍维护时,为保护螺旋桨轴,免于海水腐蚀,需要船舶上岸才能进行更换,维护的成本较高。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容易维护,可减少螺旋桨尾流中旋转能量的损失,极大地降低螺旋桨的激振力和噪音,提升船舶推进性能的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而且能够减少螺旋桨尾流中旋转能量的损失,降低螺旋桨的激振力和噪音,进一步降低主机油耗,提升船舶推进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船舶的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所述的一种带可拆卸鳍叶的消涡鳍结构,包括有一导流体,导流体的内部为空腔,外部是后端开口的凹槽,后侧设置了圆孔,前侧为法兰;所述的导流体前端法兰上具有螺栓孔,用于连接导流体与螺旋桨桨毂。所述的导流体后端圆孔上安装了后盖板。导流体内部空腔,与后盖板以及螺旋桨桨毂形成密封空间结构,以保护内部的固定螺母和螺旋桨轴端部螺纹,防止海水进入,腐蚀零件,从而导致螺旋桨难以拆卸。所述的导流体外部凹槽内安装鳍叶。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体前部的法兰端面上有密封槽,可安装密封圈,防止海水进入内部腔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盖板上具有密封槽,可安装密封圈,防止海水进入导流体内部腔体。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鳍叶由底座和叶片组成,底座和叶片结合处圆角过度,底座为圆弧形结构,略有锥度,锥度方向顺着螺旋桨桨毂的外轮廓,形成广顺的流线型。底座外部沿周向均布有为对称叶形的叶片,叶片的安装角与螺旋桨桨叶根部几何螺距角具有一定的差值,一般为-15°~15°,使得叶片与旋转水流形成一定的攻角,并产生推力。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鳍叶数量与螺旋桨叶数保持一致,一般为4叶或5叶。
本发明所述的鳍叶可作为备用件,当叶片出现结构损伤等原因失效,船舶无需上岸拆卸整个消涡鳍,由于鳍叶隔离于导流体密封腔体的外部,因此鳍叶直接在海水中进行拆卸更换,非常便捷,大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可维护性,节约了维护的成本。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而且能可减少螺旋桨尾流中旋转能量的损失,降低螺旋桨的激振力和噪音,进一步降低主机油耗,提升船舶推进性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半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492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