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排气的再生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51609.3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8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卢振涛;刘义强;金昶明;乔志伟;戴正兴;唐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F01N11/00;F01N3/02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220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排气 再生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排气的再生方法,再生方法应用于车辆排气的再生系统中,再生系统与车辆发动机连通,包括电加热器和汽油颗粒过滤器,电加热器设置于汽油颗粒过滤器的进气端的一侧;再生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当前转速;若发动机的当前转速不为零,则获取汽油颗粒过滤器的压差;若汽油颗粒过滤器的压差不小于第一预设值,则获取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和发动机的排气温度;若发动机的排气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则根据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和排气温度调节电加热器工作。采用本发明,具有无需更改当前排气系统管路布置,设计简单,易于广泛使用;能够根据具体的工况情况控制电加热器的工作,促进汽油颗粒过滤器的再生从而提升排放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排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排气的再生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发动机排放法规愈趋严苛,其中对颗粒物的排放尤为严苛,例如在国6排放法规要求中颗粒物的排放限值相对于国5降低了10倍。为满足如此严格的颗粒物排放限值,目前主流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汽油颗粒过滤器(GPF),通过在发动机排气中设置GPF过滤器,当尾气经过蜂窝状的过滤器腔体时,颗粒物将吸附在GPF表面,从而满足颗粒物排放限值。
使用GPF后,颗粒物的排放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但是当GPF在长时间捕捉颗粒排放物后,GPF表面颗粒物越聚越多,若不及时清理将导致GPF过滤器堵塞,从而引起排气背压升高以及发动机性能降低等不利影响。因而需要根据发动机运行状态在适当的时机对GPF中聚集的颗粒物进行再生清理。
而GPF过滤器的再生清理需要满足足够高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氧,但是排气中的氧含量较少,GPF再生条件一般较难满足,同时由于汽车底盘布置空间限制,GPF一般离发动机排气口较远,当发动机低温环境或短途行驶时温度相对较低,GPF再生的温度条件更难满足。
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在GPF进口端增加一套补气系统,将增压器后、中冷器前的高温高压气体引入GPF过滤器,从而增加GPF中的氧浓度,同时降低了GPF再生所需的温度,从而促进GPF再生。但是这种方案结构复杂,需要增加增压器后、中冷器前到GPF进口端的补气管路,而GPF布置通常都远离发动机端,这也就导致了补气管路较长,这对于复杂的整车底盘布置十分不利。而且当不需要再生时还需要增加一个电子旁通阀来关闭补气通道,以免影响发动机燃烧性能,这也带来了发动机成本的增加。
另一种方案是通过控制发动机的燃烧来增加排气温度,从而提高GPF过滤器处的温度,以达到GPF再生的目的。通常是ECU根据整车运行里程以及GPF前后压差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GPF再生,当有GPF再生请求时,调整发动机的喷油正时、点火正时和气门正时等使发动机燃烧中心推迟,提高排气端温度,从而满足GPF再生条件。但是这种方案强行改变了发动机原有的稳定燃烧过程,容易造成发动机工作的不稳定,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燃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乘用车城市道路工况时,进行汽油颗粒过滤器的再生,从而提升排放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排气的再生方法,所述再生方法应用于车辆排气的再生系统中,所述再生系统与车辆发动机连通,包括电加热器和汽油颗粒过滤器,所述电加热器设置于汽油颗粒过滤器的进气端的一侧;所述再生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
若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不为零,则获取所述汽油颗粒过滤器的压差;
若所述汽油颗粒过滤器的压差不小于第一预设值,则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和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温度;
若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则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和所述排气温度调节所述电加热器工作。
进一步的,若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为起动工况或暖机工况时,
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的当前工况和所述排气温度调节所述电加热器工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16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