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形自适应梯子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7162.0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1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钟;李超;白淑娟;邓健;张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7/42 | 分类号: | E06C7/42;E06C7/44;E06C1/18;E06C1/39;E06C7/02;G01C1/00;G01C9/00;G05D3/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彪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形 自适应 梯子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地形自适应梯子,包括:梯子本体(1),所述梯子本体(1)为直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13);
第一电动伸缩杆(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固定连接在梯子本体(1)的第一支撑脚(101)下端,第一电动伸缩杆(2)伸缩使第一支撑脚(101)长度改变,第一电动伸缩杆(2)与控制器(13)电连接;
第二电动伸缩杆(3),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固定连接在梯子本体(1)的第二支撑脚(102)下端,第二电动伸缩杆(3)伸缩使第二支撑脚(102)长度改变,第二电动伸缩杆(3)与控制器(13)电连接;
第一压力传感器(6),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第一电动伸缩杆(2)下端,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控制器(13)电连接;
第二压力传感器(7),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第二电动伸缩杆(3)下端,第二压力传感器(7)与控制器(1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形自适应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倾角传感器(9),所述倾角传感器(9)设置在梯子本体(1)上,倾角传感器(9)的轴与梯子本体(1)所在的平面垂直,倾角传感器(9)与控制器(13)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形自适应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倾角传感器(9)为单轴倾角传感器(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形自适应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开关(8),所述控制开关(8)设置在梯子本体(1)上,控制开关(8)与控制器(13)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形自适应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垫脚(4),第一电动伸缩杆(2)和第二电动伸缩杆(3)下端都铰链连接有一个垫脚(4),铰链的转轴与水平面平行,铰链的转轴与梯子本体(1)所在的平面平行,垫脚(4)下表面为平面,第一压力传感器(6)设置在第一电动伸缩杆(2)下端的垫脚(4)下表面,第二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第二电动伸缩杆(3)下端的垫脚(4)下表面,垫脚(4)下表面面积大于第一电动伸缩杆(2)或第二电动伸缩杆(3)下端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形自适应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垫脚(4)下表面固定连接突刺(401),突刺(401)包括一根以上,突刺(401)均匀分布在垫脚(4)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形自适应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子本体(1)侧部固定连接固定柱(11),所述梯子本体(1)包括2个;
所述地形自适应梯子还包括:
操作台面(10),操作台面(10)相对的两边分别铰链连接在2个梯子本体(1)上端;
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上设有1个以上固定孔(1201),固定孔(1201)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固定孔(1201)沿连接件(12)长度方向分别,固定孔(1201)与固定柱(11)相匹配。
8.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形自适应梯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控制开关(8)向控制器(13)发送打开信号;
S2、控制器(13)接收到打开信号后向第一电动伸缩杆(2)和第二电动伸缩杆(3)发送伸长信号;
S3、第一电动伸缩杆(2)持续伸长直到第一压力传感器(6)的测量值F1大于预设在控制器(13)内的压力阈值P,第二电动伸缩杆(3)持续伸长直到第二压力传感器(7)的测量值F2大于预设在控制器(13)内的压力阈值P;
S4、如果倾角传感器(9)测量得到梯子本体(1)向第一电动伸缩杆(2)方向的倾斜角φ1大于角度阈值θ,控制器(13)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3)收缩直到0φ1θ,如果倾角传感器(9)测量得到梯子本体(1)向第二电动伸缩杆(3)方向的倾斜角φ2大于角度阈值θ,控制器(13)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2)收缩直到0φ2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71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微量润滑工艺中的低挥发润滑油
- 下一篇:一种铜锅底部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