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储坚果谷物胚芽营养粉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58498.9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0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润强;曹可慧;王沛;顾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7/152 | 分类号: | A23L7/152;A23L7/17;A23L25/00;A23P10/30;A23P10/20;A23L3/00;A23L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坚果 谷物 胚芽 营养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储坚果谷物胚芽营养粉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将去皮的核桃、杏仁、巴旦木、开心果、碧根果、榛子、松子用β‑环糊精、弹簧糊精、抗坏血酸复合物包埋、制粒,然后与挤压膨化的发芽黑米粉、发芽红米粉、发芽燕麦粉、发芽粟米粉复配及过筛,经添加白砂糖、木糖醇调配后灌装制得耐储坚果谷物胚芽营养粉。产品速溶性好,冲调不结块,颜色为淡黄色、暗黑色、淡红色,食用方便,延缓油脂氧化,延长保质期6~18月。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储坚果谷物胚芽营养粉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二、技术背景
中国是坚果生产大国,常见坚果有核桃、杏仁、巴旦木、开心果、碧根果、榛子、松子等。坚果类食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酚类(酚酸、原花青素、黄酮、单宁等)、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糖苷、硒等营养功能性成分,具较好的抗氧化及抗衰老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糖尿病、控制体重,是公认的保健食品。但不饱和脂肪酸不稳定,容易被氧化从而降低坚果营养品质,采用包埋法可有效延缓油脂氧化,延长保质期。
谷物胚芽是谷物的精华,被誉为“天赐营养源”,虽只占谷物籽粒中很小的一部分,却富含多种营养素及具保健作用的特殊成分,如: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植物凝集素、植物甾醇、黄酮类物质、谷维素、亚油酸、谷胱甘肽等,这些成分可以有效延缓人体衰老,预防动脉硬化,保护大脑。胚芽生理活性旺盛,完整的谷物籽粒在合适的条件下,经吸水后胚芽萌芽,启动内源酶,水解大分子物质如贮藏蛋白质、淀粉等,生成更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同时,一些功能成分如酚类物质、gamma-氨基丁酸等大量累积,增强其营养和功能品质。谷物经萌发获得发芽谷物,然后经干燥、熟化、粉碎获得胚芽粉,与果蔬复配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营养粉。
专利“一种杂粮坚果营养复合糊类食品的加工方法”(公开号CN103404771A,公开日2013.11.27)公开了将燕麦、苦荞麦、玉米、大豆、花生、杏仁、核桃和板栗等杂粮低温粉碎后加入复合酶酶解,然后膨化粉碎,再将坚果粉碎酶解后作为芯材,杂粮和环糊精作为包埋剂进行微囊化处理,最后无菌干燥包装制成合适中老年人的糊类产品;专利“一种润肠通便的复合胚芽粉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 105053866A,公开日2015.11.18)公开了将小麦胚芽粉、玉米胚芽粉、牛奶粉、大豆蛋白分、麦芽糊精、酵母粉等混合制成复合胚芽粉。目前公开的营养粉中,大多直接利用谷物磨粉,胚芽粉研究不多或是种类较单一,如单一的大豆胚芽粉、小麦胚芽粉、玉米胚芽粉;而在胚芽粉中加入坚果粉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储坚果谷物胚芽营养粉的生产方法,解决胚芽营养粉种类少、保质期短的问题。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包埋法延缓坚果中的油脂氧化,制得坚果粉;通过浸泡发芽、干燥、粗粉碎、挤压膨化、细粉碎、过筛等步骤制得胚芽粉;将坚果粉和胚芽粉按比例复配制得混合原粉;最后向混合原粉中添加添加蔗糖、木糖醇、麦芽糊精进行调配后充氮气灌装。
技术方案:
一种耐储坚果谷物胚芽营养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核桃、杏仁、巴旦木、开心果、碧根果、榛子、松子用β-环糊精、弹簧糊精、抗坏血酸复合物包埋、制粒,然后与挤压膨化的发芽黑米粉、发芽红米粉、发芽燕麦粉、发芽粟米粉复配及过筛,经添加白砂糖、木糖醇调配后灌装,制得营养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坚果粉制备:分别将核桃、杏仁、巴旦木、开心果、碧根果、榛子、松子去皮后用β-环糊精、弹簧糊精、抗坏血酸复合物包埋(包埋剂复合物组成为β-环糊精0~100%、弹簧糊精0~100%、抗坏血酸0~10%)、制粒;
(2)谷物胚芽粉制备:
A、挑选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可发芽的黑米、红米、燕麦、粟米籽粒,经浸泡4~6h后,于等离子体活性水溶液中培养24~48h,每4~8h更换培养液,然后经清水漂洗,制得发芽谷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584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